第143章 大势
说的是张鹄回家取寻命罗盘,他这一到家之后媳妇儿还挺意外。
“当家的,不是说你要好些日子才能回来吗,你怎么刚走就又回来了?”
张鹄还纳闷儿,你这婆娘怎么还盼着我不回家啊,你是外面有人了是不是?
张孟氏就跟他讲,你来之前有朋友找你,托得是绿林道总瓢把子郑山河的人情,书信都在这儿,完了之后你给花翻云准备的寻命罗盘我给人家了。
因为是在正堂的缘故,所以并没有说避讳刘爷,刘爷就在边上看着。
张鹄就很尴尬,自己信誓旦旦话都已经说出去了,现如今答应了的事办不到,这终究不是那么回事儿。
但是也不好因为这个就跟媳妇儿红眼,只好是看刘爷现在是什么想法。
“宝璋兄,你看这个事情……怨我了,我走得时候太急了,跟家里面……”
“无碍,且叫我掐算一……”
刘爷正待伸手掐指寻闻,心中就好似过电一样,这感觉他可太熟悉了,立马又把手收回去了。
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老天爷太不给面子了,问点儿什么事儿都要拿雷劈是吗?
张鹄看了半天,刘爷这是要算不算的,也觉得奇怪,但是不该问的他可不问。
“宝璋兄,虽然说没有了寻命罗盘,但也并非没有办法再找到花翻云。”
“哦?”
张鹄道:“花翻云既然惹出这么多事情,他如果不回宗门避祸,最大的可能他就应该去兴安躲一躲……”
“兴安……”
刘爷细细一想,这才点头道:“可以,还挺顺道儿的,正好我要办的下一件事就在兴安。”
“夫人呐,你去厨房看看,午饭好了没有,给我这朋友再添几个好菜。”
张鹄就是找个借口把媳妇儿支走了,这才开言问道:“宝璋兄,此一去兴安莫非还是要刺杀当地的主官?”
刘爷笑笑:“那是个大贪官,得留着他呀,这次要动的人可是奉旨出京巡察北路十七道钦差舒文阁大学士温昌温鼎盛。”
……
彼时,乾康王朝京城,皇宫后花园。
乾康王朝承乾皇帝梁玄道跟自己身边这几位重臣是赏花吃茶,顺带着谈几句国事。
梁玄道开口言讲:“诸位爱卿,国有灾殃,实属不幸,此一番温爱卿北上巡察一定要保密。”
丞相叔雨霖沉声道:“还请陛下放心,老臣已遵陛下的密令,暗中调动了悼武军沿途保护,悼武大将军将会赶在鼎盛踏入北地之前与他汇合。”
一直说花翻云夜入丞相府,到今天这位苦主才算是露了个面儿。
哪怕说承乾皇帝梁玄道已经把王朝权利巅峰这些人都拢在了自己的身边儿,此番温昌北上他也做了周密的安排,饶是如此他却依旧不放心。
“能保证万无一失吗?”
“老臣想来不会有什么差错,朝中共三位问鼎修士,六扇门总捕头祁连恕已在北方,悼武大将军虽不是问鼎境,却也是实力不俗的婴变境修士,有他二人相护鼎盛的性命可保。”
“唉……”
治国不易,帝王叹气。
眼前人已经是九五之尊,但是大陆上地域辽阔,更是王朝林立,虽然说乾康王朝的疆域不算小,大半个穹斗域都是乾康王朝的,可是皇帝该糟心还是觉得糟心,尤其是最近这些日子,梁玄道就已经暗中盘算着不行自己就禅让吧,这破皇帝谁爱当谁当。
终究是君忧臣死,皇帝叹气觉得生活不易,那就是身边这些文武大臣没有本事,没罪都必须出来领罪。
丞相叔雨霖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大将军就欠身请罪,这一圈人当中唯独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没什么表示。
此人乃是天道司的监正,他是已经见证了穹斗域三个王朝的兴衰更替,平时朝廷里就没他什么事儿,皇族愿意不愿意都要遵守这其中的潜规则,他们不过是这一代权利的掌握者,或许再过上百多年,王朝落幕,那个时候才是监正出面保存皇族血脉的时候……
所以乾康王朝中轻易没人会得罪监正。
“玄道,勿要烦忧了,老头子夜观星象,近来王朝中发生的种种事情与凡俗无关,我已经出面安排福生去截天宗拜见清静真人。”
“哦,监正您已经出面了,朕惭愧啊……”
“此事不能怪你,是有人不愿意守规矩,老头子只能站出来看看自己这身骨头还有几两沉了。”
……
彼时的截天宗天机峰下,一队玄甲浩浩****而来,为首是一个身穿藏蓝色道袍的小童儿,这便是监正口中的福生。
福生是个没有修为的道童,多年跟着监正,也就比旁人多学了几套养身功,小小的身板儿很是强健,跟随者玄甲骑兵自京城而来,这一路的马上颠簸也不至于受罪。
福生跟随玄甲骑兵到了天机峰下,自有守山弟子出来挡驾。
福生报名求见,守山弟子通传,不多时由打山上竟然是下来了宗主清静真人常清敬。
“弟子见过真人!”
福生身上不见那股宰相门前七品官的傲气,即便是多年来唯有他跟在监正身边,一样是跪在地上磕头见礼。
常清敬伸手虚抬:“福生童儿起来吧,此一番路途迢迢,到我宗来可是监正有话说?”
福生笑嘻嘻一点头:“真人圣明,大老爷的确有事说,只皆因王朝内暗流汹涌,诸多修仙势力频频登场,王朝不堪其扰,大老爷希望真人能够援手,大老爷说若是王朝自然更替也就罢了,可如今是有人故意捣乱……”
“好了好了,看来你一时半会也说不完,你跟我上山吧。”
常清敬拉起了福生的手,一大一小两个背影消失在山道上,一直到了月上中天的时候,福生才蹦蹦跳跳从天机峰上下来。
“小先生,事情谈妥了吗?”
福生笑笑:“幸不辱命吧,请将军吩咐下去,即刻登程,可以回去向大老爷复命了。”
高高山上,常清敬瞧着远去的玄甲骑兵,不由轻轻吐出口浊气。
“多事之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