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形寿终有尽 人欲最无穷
“兹事体大,容我等回去后与九卿众臣细细商议后再论。”
这是三公离开前留下的话。
并没有决然的拒绝,也没有果断的答应。
“此事绝非一朝一夕便能促成的,三公没有当场回绝,已是意外之喜了。”大司命听起来心情不错的样子。
虽然钱没讹到,但是好在最重要的目的算是达成了。
白羽缓缓上前一步,恭敬行礼。
还没等他开口,便听大司命轻声说道: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别急,今日难得偷闲,我便与你好好聊上几句。”
“不必拘礼了,过来坐下吧,用些茶点,咱们边吃边聊。”大司命走到牌桌前坐下,随手指了指身边的空座。
“那晚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白羽淡定上前,坐在了大司命身旁。
双眼蒙纱的大司命行动却与常人无异,只见她素手轻挑,便十分熟练地剥好了一个柑橘,掰成两半后塞给了白羽一半,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白羽见状也不作假矜持,便也掰下一瓣橘肉放进嘴里,只觉得甘甜微酸,十分美味。
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就这么一边吃着水果,一边你一句我一句地聊了起来。
“小家伙,本司命来考考你的功课。”
“还请大司命赐教,晚辈尽力而为。”
“好。你可知我大秦子民,平均寿数几何?”大司命问道。
白羽只是略作思考,便很快答道:
“凡大秦血脉得享长生之民,男子寿近一千数,女子寿近一千二百数。”
“若是修士,寿约一千五百,若为皇室帝胄,则寿约一千八百数。”
大司命缓缓点头,表示赞许。
“经常听人说起武安君府公子羽不学无术,整日花天酒地惹是生非,现在看来,人言果然不可尽信。”
“不过你知道的这些只是书上写到的,书上没写的东西,你又知道多少呢?”
白羽咽下果肉,认真说道:“望大司命赐教。”
大司命此时又拿起了一个苹果,不见用刀,那果皮竟然自行脱落剥离,露出完美的果肉来。
“你在学塾里学到的知识固然无错,却并非全部。”
“我大秦长生民得享千年形寿不假,国民安乐自得也不假,番邦诸国无一不被我大秦的万年鼎盛所折服。”
“不管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俯首朝拜,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那就是他们没有一个人不渴望得到我大秦的长生之秘。”
“可世人皆求长生,却看不到长生所带来的阴影。”
“长生民虽然得享千年寿数,却始终绕不开‘入魇’的折磨。”
“一旦过了九百岁,无论男女或是修士和帝胄,都随时有入魇的可能,终日被过去的记忆所困,神志渐昏、性情大变,甚至身体会渐渐发生异变,伴随而来的是肉体上无边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这便是当年扶苏帝设立归墟司的原因……”
接着,大司命缓缓念出了一段白羽从小便在学塾中背到滚瓜烂熟的“扶苏帝遗旨”中的一段。
“‘归墟’一司,核查九州万民,详尽在册。专行寿终之事,以解入魇之刑。凡大秦之民,长生将尽、入魇将至者,皆由‘归墟’引渡以证天命,不可相违。违者,刑同叛国,先斩至亲于前,再毁其身正法!此典,万世不易。”
说到这里时,大司命突然沉默了一瞬,语气中掺杂了一丝克制的怒意。
“不知道你在用璇玑镯刷视频或是笑料时,是否偶尔会看到这样一条消息……”
“大秦边境城市近年来失踪的人口,越来越多了,其中不乏兽人族众。”
“甚至有很多,还是刚满十岁的幼童。”
“就连大秦境内的许多重镇富州,也陆续开始出现类似的情况了……”
白羽张了张嘴,瞳孔微缩。
“大司命的意思是,有人在故意掳掠长生民,尤其是孩童?!”
“如此胆大包天!他们想干什么!?”白羽心中其实已有猜测,只是不敢细想。
大秦长生民在十岁时,丹田中会结出一颗白玉似的内丹。
书上将其称为“玉琼”,可助修士修行,并没有标注其他功效。
白羽当时四神之炁灌体差点爆体而亡,便是依靠“玉琼”的牵引,扯着那团暴动的炁将之轰出体外的。
而许多番邦民则将其称之为“长生丹”或“长生不老药”,觉得食之便可得享长生长乐。
但千百年来的教训是他们总结出了两点宝贵的经验:
第一,秦人的内丹并不能使人长生,只会让人瞬间陷入狂暴疯魔的状态,不久便会爆体而亡。
第二,残害秦国子民的下场,不是家破人亡,是灭国犁庭,寸草不生。
但纵使如此,依然有无数人愿意铤而走险。
大司命摇了摇头,语气悲凉。
“以你的心思,我便是不说,你怕是也已经猜到了。”
“这种事情近万年来也是时有发生,但从未像如今这般规模越来越大,行事越来越猖獗。”
白羽的心沉到谷底,神色愤怒阴沉:“这帮不知死活的番邦蛮子,竟敢如此凌虐我大秦子民!”
“陛下和诸位大臣们难道毫无察觉吗?!”他简直难以置信,偌大的大秦,威压寰宇近万年,怎会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大司命示意白羽平复一下情绪,继而开口说道:
“陛下手眼通天,耳目遍布天下,自然是知晓此事的。”
“奈何此般行径规模虽广,却有一点出奇的一致:皆是毫无破绽,难以查其痕迹。一时间竟无从入手。”
“没有证据,没有线索,便无法擅动兵戈,不然连目标是谁都不知道,总不能一国一国地灭过去,到时候怕是天下皆是反秦之旗,正落了对方下怀。”
白羽此时虽然愤慨,却还保持着理智,所以对大司命的话深以为然。
自古师出有名,大国更要如此。
但一想到有难以计数的同胞甚至是孩童落难,或流离于番邦受尽折磨,或被囚于暗室被当做随时取用的血仆,有的甚至直接被弃于荒野化作孤魂,白羽便心如刀绞。
作为穿越到此的白羽或许比任何人都要明白,那种同胞被外人欺辱凌虐的痛苦和愤怒。
“大司命,若有任何用得到在下的地方,还请您但说无妨!白家子绝不惜命!”他严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