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七黄 黄裳

黄阵图看到徐凤年的表情,马上就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了无可奈何的神色。

“不是我,这里评选的是北宋,我是离阳的人。”

徐凤年听到这话的时候,他忍不住摩挲了一下下巴,脸上兴奋的表情也收敛了起来。

“可是如果不是你,那是谁呢?北宋的高手还能是谁呢?”

一僧二道三独孤,四逍五石六东风,七黄八青九重阳,最后一个是张郎!

此时徐凤年自顾自的重复了一遍,而坐在不远处的东方不败,此时却突然看向苏辞,表情露出了尊敬的模样,开口问道。

“我对于这个七黄,倒是有点自己的想法,就是不知道对不对,还请苏先生斧正。”

苏辞看了一眼东方不败,发现对方倒是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妖里妖气的,反而带有一丝别样的英气。

“东方教主可以说来听听,对于不对又能怎么样呢?说错了也没有关系。”

东方不败听到这话之后,他冲着苏辞微微颔首,然后说道。

“我觉得这个七黄,很可能是黄裳。”

黄裳?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在场有不少人的脸上,露出了疑惑和不解的神情。

毕竟黄裳这个名字,他们实在是不耳熟,甚至有不少人听都没听说过。

这时候王重阳陷入了沉默,因为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这时候他脑海里的这个人,与东方不败说的渐渐重合,他这时候才彻底确认。

就是五十多年前的那个人,那个曾经任福州知府的男人。

他记得当年那个人,可是一口气杀了不少名门正派的高手,导致被无数人围攻。

要不是他武功古怪,实力雄厚,只怕当时就会陨落。

然而黄裳不但没有死,还留下了九阴真经这门武功。

而九阴真经作为天下武学的总纲,确确实实不是一般的武功,不怪每次一出现,就会震动江湖,引发无数的腥风血雨。

苏辞看到在场这些人的表情,瞬间就明白了他们都只知道九阴真经,但是并不知道九阴真经的作者是谁。

“没错,正如东方教主说的一样,这个七黄就是黄裳。”

“我看得出来你们很不服,觉得这个人只是一个无名之辈,不配放在这个位置上,但是你们也别着急,听我细细道来。”

苏辞说着还慢慢悠悠的端起茶杯,然后吹着上面的浮沫,一口一口的喝了起来。

至于在场这些人焦急的模样,苏辞倒是觉得很有意思。

不过他喝了之后,也没再继续吊着这些人的胃口,直接一五一十的讲述着。

“你们不知道黄裳也算是情有可原,但是我说一门武功的名字,你们肯定知道。”

“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

此时一听到这几个人的那些人,一个个眼睛都冒光了。

毕竟别的他们都可以不知道,但是九阴真经这种顶尖的武学,她们怎么可能不知道,甚至不少人为此还争夺过,打过架。

苏辞此时看着一脸震惊的众人,没有停顿等着他们提问。

“五十多年前那时候的黄裳也不过是五十岁,他接了篆刻一部大道藏的圣旨,因为害怕失误刻错字,而丢了自己的性命。”

“所以六十七岁的黄裳,为此就逐字逐句、极为仔细的校对。”

“就这样他抛去资料收集,就光光校对一项就用了四年的时间,就算是这样每周还需要校对二十七万字。”

“就这样几年下来,他居然就精通了道学,并且在其中领悟了好深的武功道理。”

听到这里就有人不愿意,觉得多少有点离谱了。

毕竟一个六七十的老头子,此时多半是老眼昏花了,为什么他不但天天校对、篆刻,甚至还能在其中悟出真理,悟出武功来!

这……总让人觉得玄幻。

但是在场的几个人,东方不败虽然没有那么大的年纪,但是他应该是看过什么资料。

而王重阳和武当山的张三丰,他们应该是知道些事情。

毕竟这两位的年纪,都不小了。

一个七八百岁,一个一百多岁。

“真的有人没有修炼过武功,然后一下子就成为了武功高手?我不相信。”

“我也不相信,太离谱了总觉得。”

“就感觉好像是自己修炼几十年,最后都是放屁一样。”

“是啊,勤修苦练几十年,居然还不如人家逍遥自在的看书?开什么玩笑。”

这时候徐凤年他们坐在不远处的一个白衣女子,突然红唇轻启,开口说道。

“你们太孤陋寡闻了,这样的武功高手天下不知几何。”

“我们离阳就曾有轩辕世家的一个人,看书就看成了陆地神仙境。”

听到那带头白纱斗笠的女子说的话,苏辞微微颔首。

而此人说完之后,确实是有不少人安静了下来。

苏辞虽然并没有在意他们,但还是冲着白衣女子点了点头,便继续说下去。

“当年的黄裳无师自通,修炼了内功外功,成为一个高手。”

“正巧赶上魔教入土中原,北宋皇帝下旨派兵,让七十六岁的黄裳,去剿灭魔教。”

“谁知道这魔教之中,确实是有不少武功高手,打起来更是全都拼命,导致黄裳接连吃了败仗。”

“黄裳这个人心中不忿,便自己亲自出手,杀了不少魔教高手。”

说到这里的时候,苏辞突然笑了起来,并且环顾一周。

此时在场一些年纪大的,脸上的表情像是有点挂不住,而那些年纪小的,则有些不理解他们的模样。

“谁知道黄裳杀的魔教高手中,居然有各门各派的弟子,于是那些从不吃亏的名门正派,也不管是不是魔教入侵。”

“各门各派的师伯、师叔、师兄、师弟、师姑、师姨、师姐、师妹等等全都跳出来。”

“而他们觉得法不责众,就又找了帮手,开始为难黄裳。”

“借口自然是黄裳不讲武林规矩,杀了他们门派的弟子,所以要付出代价。”

“然而黄裳认为自己是官府的人,清剿魔教就是他的职责所在,更何况那些人一个个装出来的,道貌岸然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