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宣读遗书
“确定犯人许应尘,已失去生命体征!”
随着查验兵士的声音,十四万万人的心中畅快万分。
“这个人渣终于死了!”
“可惜,就这么让他死了!他就该备受折磨!”
“纵使他死了,但对龙国造成的损失也永远无法弥补!”
“听说许应尘的父亲还是华科院的院长,真是替他的家族丢脸!”
“许院士是个好院士,只可惜教子无方……”
现场众人纷纷炸开了锅,讨论了起来。
此刻的他们,心中不知有多么痛快。
就在这时,负责执行死刑的军官大步走上台,沉声道:
“诸位龙国国民,我是龙国第二陆军上将沈沧海。”
“关于犯人许应尘的审判,还远远没有结束!”
听到这话,在场的所有人顿时安静了。
他们一脸震惊的看向沈沧海。
“审判还没有结束,这是什么意思?”
“许应尘不是已经死了吗?难道还有同党?”
“要是能通过他找到龙国内的蛀虫,那就再好不过了!”
听着众人的议论,沈沧海清了清嗓子示意安静,继续道:
“犯人许应尘已确认击毙。”
“接下来,我们将公开宣读犯人许应尘的遗书!”
此话一出,全场人都为之一愣,寂静无声。
但只是片刻,众人的表情骤然大变。
有的人震惊,有的人疑惑,有的人则是一脸厌恶。
“这种人渣还配写遗书?听了只怕脏耳朵!”
“没错,这种不知廉耻的肮脏之徒,遗书里写的估计也不是什么好话。”
“不要读他的遗书了,这样只会让我们感到恶心!”
不少人纷纷呐喊,强烈要求取消读遗书。
对于他们而言,许应尘就是龙国有史以来最臭名昭著,最令人厌恶的人。
他的遗书,自然也是没有任何价值。
就在这时,一个老院士缓缓站出身来,沉声道:
“各位,都不要激动。”
“我觉得,应该读一下许贼的遗书!”
“俗话说得好,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说不定他遗书里,能供出更多和他一样的叛国贼,为龙国拔除蛀虫!”
听到这话,另一个老院士也站了出来,附和道:
“没错,就算是没有供出同党。”
“那也可以作为反面例子,来令龙国人民们警惕!”
两名院士的话顿时引起些许人的共鸣。
“说的没错!这种人渣怎么能让他就这么死了算了?”
“通过遗书,应该能知道他更多的犯罪证据!”
“让龙国人民好好记住这个该遗臭万年的家伙!”
“这种禽兽不如的卖国走狗,就该让龙国人民都记住他的恶行!”
顷刻间,顿时一呼百应。
无数人纷纷站起身来,愤慨不已。
他们的目光都聚集在地上许应尘的尸体。
恨不得现在上前将他千刀万剐,以解心头之恨。
站在台上的沈沧海同样如此看着许应尘。
这时,一名士兵抱着偌大的箱子走到沈沧海面前。
这里面,全部都是许应尘在被关押的数月时间内,写下的遗书。
看到这些遗书,沈沧海心中无尽的怒火再次被点燃。
“这个畜生,帮漂亮国,帮嘤国和鬼子国发明了这么多的武器!”
“在边境的将士们,不知道有多少因为他的武器而死在沙场之上!”
“我倒要看看,这个畜生到底都写了些什么遗书,都写给谁了!”
一边说着,沈沧海攥紧拳头,手指因用力变得发白:
“一定要让他彻彻底底身败名裂!”
“一定要让龙国人民仔细看清他那丑恶的嘴脸!”
“一定要让炎黄子孙,都记住这个恶贯满盈的禽兽!”
每每想起当年边境传来的惨痛消息。
沈沧海都恨不得杀许应尘千百遍。
如今亲眼目睹许应尘之死,但却仍不解气。
这些遗书在沈沧海眼中,不单单是一封遗书。
同时,它还是记录许应尘累累罪证的证据!
一定要让他死在所有龙国人的心中!
要让他就算是死,也要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这种人,就该一辈子被钉在龙国历史的耻辱柱上!
……
与此同时,龙国网上。
现场如此沸腾,网上自然也不例外。
这次审判规模之大。
十四万万龙国人,近乎七成都在电视、手机前看着这场直播。
看着龙国有史以来最大恶人的处刑现场。
“我的天,居然现场处死,这也太血腥了。”
“血腥?这种人渣的死,应该感到痛快,大快人心,怎么就血腥了?”
“看来沈将军和老院士们说的没错,就该当着龙国人民的面好好宣读他的书信!”
“对!还有很多龙国人不知道许应尘这个王八蛋到底做了多少丧尽天良的事!”
“一定要让全龙国的人都记住,都记住这个畜生的丑恶行径!”
“支持死刑!这种畜生就该被千刀万剐!”
“龙国培育了他,可他却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的外国爹!”
“现在被处死,他的外国爹说一句话了吗?真是不得好死的畜生!”
……
网上的评论与直播间弹幕之中,充斥着谩骂与痛恨。
即便是不明所以的人,看到这些言论心中也顿时火冒三丈。
得干出多少丧尽天良的事,才会被万民唾骂?
纵使是历史上佞臣都存在争议,还有人为他们洗白。
但许应尘不同。
一呼百应,全部都在唾骂!
由此可见,对许应尘之恨几乎刻进了每一个龙国人的骨髓!
一时间,网上十条热搜之中,全部都写满了“许应尘”和“卖国贼”的字样。
举国密切关注这场直播,只等着遗书的宣读。
许应尘之死,完全不足以平息龙国人的愤怒。
需将他反复鞭笞,方解心头之恨!
然而就在此时,华科院中。
一个满鬓白发的老人,正站在仪器前。
和十几个研究员院士,拼命地忙碌着。
即便是满头都布满了细小的汗珠,他们也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老人死死盯着仪器和数据,用只有一个人能听见的声音嘴中喃喃道:
“快一点,再快一点……”
“或许能赶上,一定能赶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