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魏子成

“我的好大儿,起床了!!!”天刚蒙蒙亮,陆雄便将陆九渊的门拍的砰砰响。

还在梦乡的陆九渊极其不情愿的起了床,在仆人的帮助下穿好了衣服,本来陆九渊不是很喜欢别人帮自己穿衣服的,但这和以前的练功服不一样,及其讲究。

自上而下一般分为首服、体衣、足衣,亦有佩戴配饰的习惯,首服也就是冠帽头饰,体衣就是所着衣物,体衣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足衣就是鞋子,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还有配饰,种类繁多,如披帛、袜、帔、香包、剑、绶、印、笏、牙牌(记事签)、革带、玉带、銙(腰带装饰物)等等。

了解了这一大堆之后,陆九渊果断选择让仆人帮自己穿。太复杂了,还要根据场合选择不同的配饰。陆九渊感觉自己CPU要烧了。

在侍女小蝶的帮助下,一番折腾之后,陆九渊终于穿好了衣服,绑好了发髻。看向铜镜中的人,身材高大,丰神俊朗,陆九渊不禁感叹,好一个翩翩少年郎。

一到餐桌上,陆九渊有些惊讶,“爹,今天怎么如此丰盛。”

陆九渊虽然是大将军之子,但是陆雄也是贫苦人家出身,家中一直是节俭风,以前的早饭都是有干有稀就够了,虽然种类不多,但是味道都是一流。

今天饭桌上确实大大小小摆放了十几种,小笼包,云吞面……应有尽有。

“哈哈,今天儿子你第一天上课,得好好补一补。”李雄说道。

“今天好不容易奢侈一回,不能白费了。”陆九渊一边吃一边说道。

吃饱喝足后,陆雄将陆九渊送到了书房门外,叮嘱道:“儿子啊,一会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惹魏先生生气,你爹我可是费了好大劲才请来的,那可是当朝大儒李清辞的徒弟,修为已达夫子境。”

“明白了,爹,我一定好好学。”陆九渊回答道。

说完,陆九渊推开房门,准备好一会学习要用的东西,然后静静等待着魏先生的到来。

不一会,一位身穿白袍,年约四十岁的中年文士走了进来。

此人相貌堂堂,目光深邃,鬓角略带白霜,留着一小撇山羊胡子。

陆九渊连忙站起身来,端端正正地行了一个礼,“学生陆九渊,见过魏先生。”

魏子成看着恭恭敬敬的陆九渊,心想,外界传闻此子好挑战老师,本以为是个锋芒毕露的海贼王,没想到如此知礼节。随即说道:“你父亲请我来做你的先生,你的事情我已经了解了,不必多想,有时候换一条路未必不是一个正确的选项,你跟随我好好学习,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谢先生,学生已经想通了,并未陷入以前不能自拔。”

倒是一个敢于面对现实的孩子,魏子成心中不禁有些给他加了加分。

“今天,我先为你讲解一下《论语》,你先将这一段抄录下来。”

陆九渊提起笔抄写起来。

魏子成不经意间看到了陆九渊的字。

∑(O_O;)

这字,和老师的不相上下啊,不,老师写的好像不如他。

“九渊啊,你这字写得不错啊。”魏子成努力按耐住自己的吃惊。

“先生,我虽然自幼习武,但是这字也是天天练习。”陆九渊脸不红心不跳地撒着谎。

“妙哉,虽一心学武,亦不忘练字,真是一个好少年啊。”

“谢先生夸奖,学生一定再接再厉。”陆九渊十分自然地接受了夸奖。

“对了,九渊,你可有表字。”魏子成问道。

“回先生,学生并未取表字,还请先生赐字。”陆九渊恭敬道

“和你相逢即是缘,我便为你取表字,就叫玄卿吧。”

“谢先生赐字。”陆九渊起身行了一个大礼。

“无妨,玄卿,咱们继续吧。”

讲着讲着一上午便过去了,魏子成让陆九渊去吃午饭,休息一下,下午继续学习。

陆九渊给魏子成留下来深刻的印象,不仅知礼节,字写得也好,并且学习也是一点就通,是魏子成遇见的悟性最好的学生了。这让魏子成不禁起了收徒之心。

吃过午饭,陆九天来找陆九渊了。

一进屋便问道:“大哥,怎么样,学得顺利吗?”

“当然,你大哥我可是儒道天才,先生教的东西我全都会了。”

“哈哈,那便好,不过大伯也是厉害,居然请到了魏子成魏先生。”

“能仔细讲一讲魏先生吗?”陆九渊见陆九天不止一次夸魏子成,不禁有些好奇。

陆九天解释道:“这位先生啊,也是一位传奇人物,魏先生本是天宇王朝一个贫苦人家出身,天宇王朝是一个极其弱小的王朝,自身的地理环境及其恶劣,别的王朝连入侵都懒得入侵,因为其资源根本可有可无。而魏先生则是自小聪慧,其父亲便在饥荒是饿死,后来又遇到了地龙翻身,不过遇到了正在游历天下的李清辞李大儒,李大儒便救下了他们母子二人。不仅如此,李大儒救了许多人,当时刚刚发生地龙翻身,各种建筑摇摇欲坠,李大儒只是提笔写下了一个“镇”字,当时所有的建筑仿佛都静止了,无论人们怎么如何翻动碎石寻找生还者,各种建筑都没有坍塌。

之后,李大儒为当朝皇帝献计献策,帮助这个弱小的王朝度过了难关。

当时天宇王朝的皇帝虽然想要李大儒留下来为官,但是深知自己这小国无法让李大儒施展才华。于是请国师卜了一卦,如何才能拯救我国,国师占卜完之后说,唯有大儒才能拯救我国。

于是国王选出了十位天宇王朝的儒道天才,想请李大儒选一位收为弟子,这十位中便有魏先生,当时魏先生由于天赋出众,又勤奋好学,也是远近闻名的儒道天才。

当时这十位天才并不知道要拜师李大儒,只是以为这是一个普通的考试,李大儒来之后只问了一个问题,问他们为什么要学儒道,并让他们实话实说,大儒言出法随,这十位天才也都只能说实话。

有的要拜相,有的要挣钱,有的要闻名天下。只有魏先生与他们不同,大哥,你猜猜魏先生说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