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血浓于水

为了挽救成汤即将倒塌的半壁江山,我不得不暂时告别新任王后和大小嫔妃,亲自挂帅出征。

我振臂一挥,麾下一下子聚了几十万兵勇。

我就是作一千次一万次猜想,也料想不到,充当先锋打头阵的竟然会是纣王两个儿子殷洪和殷郊。

这两个家伙好了伤疤忘了痛,想当年纣王昏君杀了他们的母亲姜王后,还到处追杀他们俩,要斩草除根。

幸亏方弼、方相两兄弟冒死相救,背着兄弟二人反去朝歌,才捡得一条性命。

后来两个小王子一个师承太华山云霄洞赤**,一个跟着九仙山桃源洞广 成子修道。

师成下山时,这两个家伙都对师父发了重誓。

殷洪说:“师父在上:弟子虽是纣王的儿子,但我与妲已有不共戴天之仇。俗话说,父不慈,子不孝。他听妲已之言,刳母之目,烙母双手,使我母死于非命。弟子时时饮恨,刻刻痛心。只要有机会拿住妲已,以报我母仇,为我母亲鸣冤昭雪,弟子虽死而无憾……我今下山,定然保周灭纣,若有他意,四肢俱成飞灰!”

无独有偶,殷郊也对师父广成子立下重誓,说如果今后若助纣为虐的话,甘愿受犁锄之苦。

可是现在,这两个不知轻重的家伙,见我贬了妲已,自以为这血海深仇就报了,竟忘了自己的誓言,立马跑到我的麾下,充当了收复成汤江山的急先锋。

可见真的是血浓于水呀……

不过,我还能集聚这么多军民,有三分之二的功劳得归功于申公豹。

申公豹这家伙是个逆仙,凡事偏要来倒的,想试试自己的能耐到底如何。

他是我表哥的师弟,和我表哥黄智(姜子牙)一起在昆仑山修行时,就经常斗嘴,两人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

有一回,这家伙与我表哥比道法,说他的脑袋砍下来后,往空中一抛,能周游列国,再复入颈项,丝毫无损。

我表哥不信。

乖乖,这家伙果真说到做到,去了道袍,执剑在手,左手提住青丝,右手将剑一刎,把头颅割了下来,其身居然不倒。

然后,将头往空中一掷,那颗头盘盘旋旋,只管往天上飞。

惊得我表哥目瞪口呆。

眼看我表哥输定了,还是南极仙翁路见不平,连忙吩咐白鹤童子化作一只白鹤把公申豹的头,衔了飞到了南海。

公申豹的头被白鹤衔走后,不得还体,心里焦躁,一时三刻,血涌而死。

我表哥怜恤他多年修行炼就这么一身功夫确实不易,又念及同门之谊,便向南极仙翁求情。

南极仙翁说:“你这番救了他,他不见得领情……日后,你兴周灭纣时,他会召集三十六路兵马来讨伐你,你可要想清楚呀!”

我表哥说:“他不仁,我不能不义。救他一命,我是出于同门师兄弟之情……至于以后怎样,就看天意吧……”

于是,南极仙翁把手一招,白鹤童子便把公申豹的头颅放了下来。

这家伙刚死,灵魂还没有出窍,便支起尸身挺了上去,因为太心急了,把个脑袋接反了,脸在背后,后脑勺在前面。

公申豹连忙举起双手象捱磨似的磨了一下,但还是没有完全磨正,脑袋歪歪的,斜在肩膀上。

这家伙,后来就一直这付模样。

果然如南极仙翁所言,我表哥一登坛拜将举兵伐纣,申公豹就四处游说,也居然煽动了不少诸候与西岐为敌。

如今集聚在我的麾下的兵马不多不少,正好是三十六路。

我把这三十六路人马合兵一处,浩浩****直朝西岐的首都杀去。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只要把西岐灭了,抓了反贼头领周武王,其他的诸候自然会作鸟兽散,到时候,他们一个跪在我面前求饶都来不及呢。

可我忽视了我的对手也是具有现代智慧饱读史书的表哥黄智,与他相比,我肚子里的那点墨水,显得是那么地可怜。

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天时,地利,人和,三样我失掉了两样。

而且我这样长途奔袭的话,连仅有地利优势也失去了。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我既然穿越时空来到了这个时代,又阴差阳错地当上了这个末代皇帝,总得为这个行将就木的王朝做点什么。

哪怕仅仅是殉葬,我也无怨无悔。

不是吗?一个大男人总得为自己的选择付出责任,我一生都讨厌那些鸡肠小肚的人。

他们总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唉……要是当初那样,我就……”

大男人无论做什么,可以允许不成功,但绝对不允许后悔。

我弘南就是一个宁死也不会后悔的人,事情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无论将来结束如何,我决不言悔。

我亲自一竿子插到底,深入到最基层,从士兵中挑了一些有头脑,英武勇猛的可造之才,办起了一座流动的军官学校。充分利用战争的空隙,亲自给他他们授课,然后把他们提拔到要害部门担任领导职务。

如此这般,我的部队军容军貌大为改观,短短几个月就培训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军。

接下来,我和表哥斗智斗勇,调兵遣将,把各自手中的兵马,象棋盘上的棋子一般搬来掷去。

每动一着棋子,彼此的脑海里都涌出了一连串古今中外军事家的名字和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例……

孙武,孙膑,诸葛亮,刘伯温,毛泽东……

凯撒,拿破仑,希特勒,罗斯福,斯大林……

火烧赤壁……

四面楚歌……

背水一战……

哀兵必胜……

孤注一掷……

声东击西……

长空霹雳……

沙漠风暴……

擒贼擒王……

直捣黄龙……

我这里**。

他便步步为营。

我进。

他退。

我攻。

他守。

我住。

他扰。

我疲。

他打。

我撤。

他追。

我们俩把现代军事家毛泽东的那一套游击战运动战学到了家,丝丝入扣,环环相扣。

我们一点都不象打仗,倒象在电脑上玩电子游戏。

其实,人生也真的象一场戏。

不是有句名言说什么“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人生”吗?

时代发展到了今天,战争,游戏,人生,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不是经常有媒体报道说有会玩电脑游戏的小孩,多次闯入美国白宫的战争指挥系统,好几次险些发动了可以把地球毁灭多少次的核战争吗?

无论是游戏,还是战争,显然从总体全盘来讲,我败局已定。

但我还是没有气馁,轻易言败不是我弘南的性格。

虽然天意能违,但我还是要尽人事。

我的心态很好,这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调动了我能调动的所有力量,用自己的最大智慧,在局部领域里也打了几个十分漂亮的仗。

当然这些胜仗一方面归功于历代军事家们对战争史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是我学以致用,随机应变结的结果。

历史上不是有个纸上谈兵的典故吗?如果战国时赵国的主帅赵括不犯这个错误,就不会有长平战役的败迹,秦始皇就不可能吞并六国。

同样,三国时,马谡如果不是纸上谈兵,也不会丢了街亭,诸葛亮也犯不着唱什么空城计。

我将古今中外的优秀战例熟烂于心,细细揣摩,然后,开动我所有的情报网,尽最大限度地猎取敌方的情报,做到知已知彼,再作出万无一失的作战方案。

我的最为得意之作是岐山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