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天下家国

淮南王妃听到手下传来消息说是郡主遭遇歹徒袭击,心情一下子就变得十分糟糕,到了千佛寺便着人备下了厢房现行休息。

“好端端的贼人谁也不害,偏要害她!我来祭祖,王爷叫她一个丫头来作甚!”

回到厢房的淮南王妃袁氏再也忍不住,冲着身旁的刘嬷嬷就发火道。

那刘嬷嬷是个懂事的,连忙说:“王妃慎言,这随行里全是王爷院里的,可不要再让王爷以为你与郡主又生嫌隙才是!”

“我……”

年轻貌美的淮南王妃赌气一般扭过头去,倒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本就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自己一个继妃,到头来还得看郡主的脸色。

“王妃,眼下城里正闹吸血鬼,王爷还大费周章的叫人护送您来祭祖,听说府衙都出动了不少好手,王爷还是爱惜你的。”

刘嬷嬷适时的说些乖巧话,袁氏的脸色才稍稍好了起来。

“唉,若无我北地袁氏,王爷当年如何能离开朝歌!我却还要跟着来这儿受气。”

袁氏还是忍不住抱怨道。

“那今日便不祭祖了?”

“还祭个什么!我累了!”袁氏想来金枝玉叶,这几十里路可是一通好走累极了。

……

杨解语也是刚刚落宿,便传来了今日不祭拜的吩咐。

“豫水,我们出去走走吧。”

豫水看了看外边:“姑娘,这天色看着雪还要下一阵子了!”

“无碍,只在这寺院走走。”

杨解语还是很想出去透口气,于是请求说。

豫水哪里坳的住,连忙道:“这次可是要叫上荣将军,郡主可千万不要说不要,这寺院也不见得是安全的。”

杨解语知道不同意自己是出不去的,于是只好点点头。

……

而温理这边,论道已然开始,原本温理以为这论道只是儒家子弟参加,没想到此道非狭义之道,九家竟然都可一展才华。

好啊好啊,这不就是大型人才招聘会被自个遇着了,真是想打瞌睡有人送枕头。

第一局,是一位墨家与法家之争,虽说墨家现如今以机械工匠著称,但先古理论兼爱非攻也是成就了几代巨子的醒世名言。

于是二人在场上争锋相对,谁也不服谁,你说一句万民皆平等,我论一句天下须秩序。

论到极点,似有光辉泼洒四方,席首几位举办方慕容家的大能带头鼓掌:“二位当真不俗,这番论道,竟然能起到普照的效果,在场九家子弟,当举杯敬二位!”

“敬二位!”

在场人无不举杯。

温理也随着举起杯子,原来这便是传说中的普照,两人无论对战还是任何形式的博弈,若能触及根本,便能使各自气力外散而内聚,不单能提升自己的修为,还能使潜心观战者受益提升!

此法常被用以师徒传承,也在诸多论道中能看到。

那台上二位礼貌致意:“不过是区区九品普照,诸位客气了!”

原来普照还分等级,一至九品,从强到弱,受益皆有不同。

“论道能触发九品普照已经不易,二位且到我慕容家领上白银十两,若是有意,亦可在名册上留下姓名,我慕容家留用绝不亏待!”

席首的慕容家高声喊道。

“这般好的条件!”“慕容家不愧是前朝遗宾”“真是豪气”

在场众人都很感叹慕容开出的条件,纷纷急迫上台一展自己的雄风。

“靠,还有抢人的!自己还想下台私发小卡片呢!”温理听到慕容家的承诺倒是开心不起来了。

……

好在墨家跟法家不是自己急迫所想寻到的人才,也就没放在心上。

接下来有珠玉在前,众人也都使出了看家本领,温理见到有潜力而又没有被慕容家瞧上的就悄悄地使银钱使唤这慕容家的仆人把人叫来,发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好好宣传了一番自己的九聚门。

但但大多游侠并不愿意归入门派,像九聚门这种偏安于城南一隅的小势力便更难招揽了。

但温理并不着急,自己大致也看出来现在千佛寺聚集的这群年轻九家人的大致实力,大都在刚刚入流,窥视境,有几个突出的突破到了就熟境。

看来稍稍年长,实力较强的九家人还是愿意加入朝廷的牙牌处的,只有这些年轻人不愿意受官家规矩,还是向往江湖的快意恩仇。

温理百无聊赖的四处看着,突然在角落里看到了正仔细听着台上两位儒家弟子论道的杨解语。

“那不是王府里的郡主嘛。”

温理聊有兴致的朝那看着,看来这位郡主还是位喜欢文章的才女。

杨解语确实喜爱诗词文章,他也是第一次见这般新奇的论道,一时间竟有些痴迷了。

一旁的荣行祖看到自己心爱的人儿这般模样,自小文武兼修的人又怎么能不上去展示一番!

“郡主爱看这文人论道,下一轮要辩一字忠,我上台替郡主赢下一番可好?”

荣行祖讨好道。

杨解语娇嫩的脸庞一下子就红了起来,荣行祖方才也靠的太近了些,慌乱的逃到豫水身后,没好气的说道:“荣将军愿意去便去,浑说什么是为了我!”

豫水也是见荣行祖这般没分寸,揶揄道:“今日多是才子豪杰,荣将军可还不一定赢呢!”

荣行祖顿时一个大尴尬,轻咳嗽了两下,见台上去了一位粗布麻衣,眼神呆滞无神似乎有些怯场的书生,随即信心大振,说道:“郡主,豫水姑娘可看好了!”

说罢高喊一声气势汹汹的上了台。

慕容家身边有眼力见的都看出了荣行祖的身份,这时候赶忙起身:“慕容扩见过青牛校尉!”

席间一阵惊呼,这满姑苏谁不知道王府破甲卫三大校尉之一,最年轻的青牛校尉!不但是就熟尚同境的年轻墨家,文采也是斐然!

“不知校尉今日怎的有雅兴来慕容家这小小的论道。”

慕容扩示好的问道。

荣行祖摆了摆手,示意慕容扩做回席上,不要多言,他还是有职业素养的,王府车队走的后门,此时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消息。

慕容家只好退到席上,宣喊:“论忠字!”

论道开始!

荣行祖先行发难:“自古忠者,能效君王,守本分,御外不畏死,天恩不骄蛮,是忠之体现!”

此话一出,台下人纷纷点头。

反观那穷酸书生,怯懦的思索了半天,磕磕绊绊的说道:“吾觉得……忠,是谓忠百姓,忠良心,不论职位,不分高低…都……都要踏踏实实做事。”

话虽然不错,但是少了些慷慨大气。

荣行祖趁势追道:“若是不上进求得,得求天恩,效力朝廷,只是一味守身,谈何忠?”

书生似是很不认同,轻声细语回道:“天下……与国家,并不相同,君王是一姓之天下,百姓却……却是万世…社稷。”

“百姓愚昧者众,君王天授王权,不与君王效力,谈话守护百姓!”

荣行祖接受的是大衡传统的忠君思想,这话说的也是极为漂亮,气势上早已压过那书生。

书生刚想说什么,但却有些急得半天吐不出来一字。

荣行祖逮住机会,高声说道:“什么利百姓,不过是不愿奋进效力朝廷,或你这不得志者抑郁之言罢了!穷酸学子,身无功名,自然无法领悟何为忠君!”

书生听完这话,看了一眼自身的衣着,又看了看荣行祖一身华贵衣衫,无奈的摇了摇头,作势就要拜别下台。

而此时远处却传来一句:“我看这位兄台所言并无什么不妥,你二人身份地位不同,这位校尉何必辱人穷酸,倒显得穷酸了!”

众人皆看向声音来处,竟是头戴斗笠蒙面的温理。

没办法,不是温理想出头,只是这书生,啧,说话蛮有意思嘛……天下与国家的论断……你小子思想挺超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