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番外

第四十六章 番外

魏昭即位后, 劝昭昭天下,化育民心”之意,改年号为“昭化”。

魏昭在位期间, 揆文奋武、兴邦立事。大离王朝的发展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生活也越过越美,仅用了十余年便迎来了大离王朝的空前盛世, 史称“昭化之兴”。

在众多政策中,魏昭格外重视女子教育, 不仅在全国各地广设官家女学专供女子读书,而且鼓励都城世家贵女入朝为官做天下女子表率,最终成为了大离历史上朝堂中女官占比最高的一位皇帝。

昭化十二年,又是三年一次的科举, 令人惊喜的是,今年有一位女学生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在殿试之上出口成章、应答如流, 引得陛下大喜, 被陛下钦点为女状元。

此消息一出, 在都城掀起不小风波, 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位女状元,也成功堵住了当初阻拦陛下发展女学的臣子的嘴。

这不, 向来爱编排故事的说书先生不知道从哪打探到的消息,都开始为女状元排本了。

都城某处茶馆内, 正在上演这番绘声绘色的戏码,说书先生一柄折扇一杯茶水, 将这女状元的故事娓娓道来。

“感谢诸位赏脸,咱们今天来讲讲一位名动都城的新人物。各位可曾见了昨日那皇榜啊, 诶,咱们大离啊出了位文曲星下凡的女状元呐!鄙人不才,可是亲眼领略过文曲星的风采,那是何等风姿啊!这位女状元不仅学富五车、博古通今,而且是个雄雌莫辨的美人,气宇非凡,许多男子都望尘莫及。

圣人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

咱们这位女状元自然也免不了这番身心历练,听闻其姓秦,单名一个淳字,乃是江南人士,自幼孤苦,还曾经差点饿死在十几年前那场百年难遇的古泽洪涝中。但是妙就妙在这天上掉下来的文曲星都是有神灵庇护的。当时的古泽县那可以说是饿殍遍野,谁都吃不上饭啊,当时的女状元还是位未到上私塾年纪的稚童啊,就要饿得曝尸街头的时候遇上了南巡赈灾的陛下。

偏偏角落里有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这说书人如此吹捧那些穷酸秀才,还是个女子,莫不是收了银子。”

男人本不服,想要继续反驳,奈何突然想到自家一人能单挑三十将士、单枪匹马入敌营取敌首的将军也是女子,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瞬间偃旗息鼓。

“胡汉,休得妄言。”五大三粗的男人话音刚落,便被身旁的女子训斥。

在金銮殿上钦点的状元,不仅是个有真材实料的,还是自己当年在古泽亲自救的那个小姑娘,魏昭难得在大殿之上欢颜。

十年光阴,当初放荡不羁的小姑娘林小苓也已经变成了沉着冷静的女将军,训斥起了毛躁的下属。

为了给季清的一个惊喜,魏昭特意没让人去月合宫通传,而是自己和秦淳一路步行前往。

说书人讲得声情并茂,台下人听得身临其境。

当时还是太女的陛下亲眼看到百姓苦楚,大为震怒,直接命人将当时的古泽县令斩首示众,以慰灾民,幸得陛下惩恶锄奸,才挽救了古泽万万千千的百姓,也是这几年陛下广设女子学舍,才能让家境困苦的女子也读得起书,让我们大离出了这样一位惊才艳绝的女状元1

金榜题名时乃是人生三大快事之一

事之一,自然成了时下民间最热闹的话题。虽不能与民间的热闹相比,但今日宫中却也算得上是难得欢乐了。

“若是阿季见了你想必会很开心……”魏昭一路上都高兴,所以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落下。

如今已是人人艳羡、风度翩翩的状元郎的秦淳跟在魏昭身后,收敛了锋芒,如幼童一般乖巧,默默踩着魏昭走过的地方,亦步亦趋,趁着陛下昂首走路时才敢偷偷望向陛下的侧脸。

“阿季,你看谁来了1不露辞色的帝王今日连连破戒,只因秦淳是故人,与旧事相关,她的出现牵带出魏昭年少时与季清在一起的一些美好回忆,又加之年岁渐长,秦淳成了陛下眼里许久未见的小辈,难免心生欢喜。 季清原本正拉着几个宫人在玩她让人改良后的“斗地主”,听到魏昭在人前不加掩饰的笑意时还有些意外,要知帝王薄面,每每只肯与她单独相处时才流露真性情。

“微臣给皇后娘娘请安1头戴玉冠、身披红袍的状元郎看到季清时,也有些动容,主动上前见礼。

季清看着眼前英迈出群、亭亭玉立的少女,莫名觉得眼熟,在魏昭不动声色的暗示下,脑子里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

“淳儿?”

“季哥哥。”秦淳知道此时不是前朝,陛下既然肯带她入后宫,便不在乎那些,于是从善如流地放下规矩,而是以一个妹妹的身份来和整个大离最尊贵的两个人叙旧。

想当年魏昭和季清两人年轻气盛,为了调查真相,女扮男装进入古泽查探,看清真实的灾情的同时,还救了一个孝顺的小姑娘,本以为只是顺手善意,却没想到小姑娘不仅长大了,还在魏昭设的官学里读书,还成了大离头个儿惊艳众人的女状元。

季清显然也是又惊又喜,将人来回打量了好几番,才真真正正得出结论:小姑娘真是长大了,褪去了年幼时的软糯,锋芒毕露。

季清命宫人去准备茶水,拉着秦淳坐下,要她讲讲这些年的经历。

原来当年季清和魏昭走后不久,婆婆便去世了,初时小淳儿自己一个人没有依靠,又是个小孩,只能靠帮镇上的老郎中挖药材补贴家用,就那么过了几年,魏昭命各郡各县广开女学,小淳儿不忘和季清的约定,一边在当铺算数赚钱一边在学舍读书,勤读苦学,才有了今日的风光相逢。

季清听秦淳风轻云淡地讲当年小麦一般高的小人是如何努力养活自己的,不免心里泛酸,很是庆幸魏昭广设女学的伟举。

魏昭看出季清在后悔当时没有让人再回去看看秦淳,便试图将话题引到秦淳的现在:“淳儿在大殿上写的文章写得妙,朕等你将心中抱负一一施展,成为造福万民的栋梁之臣。”

“陛下厚爱,淳儿定当竭力相报。”

季清被这对君臣的一来一往弄得倒是不适合再去想那些沉重的心思。

不过,“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今的朝堂都成了年轻人的天下了。(2)

季清不由感叹:“如果小苓在,你们肯定会有很多话题。”

能让当朝皇后如此称呼的,秦淳思忖:“可是那位单枪匹马入东芜敌营取敌将首级的林小将军?”

“淳儿知道?”

“林小将军的威名可能都城之中无人不知。”秦淳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地回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