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四面伐魏
且说太子政归返上党之后,亲自前往公孙起的主帅营帐之中,秉烛夜谈,只是遣散了护拥在周围的众人,至于具体说的是什么,也是不为人所知也。
只见次日少君政和公孙起联袂出了营帐,公孙起派遣召集兵马,少君政亲自擂鼓壮行,竟然是公孙起居然是再度领军伐赵。
赵庭得到这消息,自是惊恐不已,于是从惊吓之中恢复过来的赵王也是再度拜廉珀为将,慌忙之中只招募起来了邯郸两万军民,也不敢出邯郸城阻击秦军攻来,只得固守。
一面派遣平阳君赵豹前往雁门,传令让李穆回援邯郸,另一面只得向魏齐燕鲁卫请求援兵协助。
长平之战的确是把赵人打怕了,如今的赵国之卒听闻到公孙起的名号都是抖上三抖,那秦军沿途进攻的城邑不是城守弃城逃跑了,就是当地的权贵豪族开城投降了。
公孙起领兵打来,一路居然是无一城敢于抵抗,由此可见公孙起的赫赫威名!
且说魏国大梁,赵国派往这边的使者乃是平原君赵胜,赵胜乃是魏公子忌的姐夫,如此关系之下,赵胜不怎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就是已经说服了魏公子忌支援赵国的战事。
老魏王终归是活了八十年的老王八,见惯了多少中原列国的兴衰往事,却是从未见过如今秦国的虎狼之态,如今的魏国也是大不如前,拢共兵力也只有二十余万,且是距离秦国最近,大半国境都是被秦军包围了,最受秦国兵力胁迫。
,即出兵合围大梁城,占据四周的水网和城邑,击溃救援大梁城的军队,再于鸿沟蓄水,水势暴涨之计漫灌大梁城。
于是秦国诸军依计行事,由赵佗的水师控制大梁城各处水系河道,孙长卿堵鸿沟蓄水,嬴诚派兵驻守秦国已经打下来的魏国各地,最后再由王简主攻大梁城周围。
见到秦国出军极有章法,那燕将剧辛倒也是眼力不俗,见继续援救魏国只得折了自己的上谷军,又是听闻到秦军将领王简率领重兵打来,还未见到踪迹,便是率军撤回了燕国,且纵容燕卒大肆抢夺了撤兵经过的魏国境内,更是占了靠近燕国的几座魏国城邑。
而那被公孙起拖在赵魏边境的魏军,在得知接连噩耗下,也是在公孙起的刻意筹划下,选择了回援大梁城,最终被秦军在宿胥口合围且是半渡而击,全军覆没。
是日,孙长卿也是掘开鸿沟,漫灌大梁城。
这大梁城也不愧是中原少有的大城,如是被水漫灌了整整数月时间,未见困守大梁城的魏国军民开城献降。
此时的魏国已经是彻底陷入到了孤立无援的地步,秦军对大梁城采取了围而攻之的策略,逐步蚕食,又是攻战与攻心并举,消耗大梁城内魏国军民的抗战之心。
于是,终在大水漫灌大梁城的三个月后,大梁高耸且是坚固的城墙终是在河水泡软了的情况下被装填了的黑火药弹轰塌,魏王这只老王八只得趴在一艘破烂的小船上,由着有水性的魏国渔人牵引着向秦军投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