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两房人马相遇中 叫来外援
第一百三十六章:两房人马相遇中,叫来外援
正在秦枫和三公主两个人分发粮食的时候。
那总管连同这几个人一同赶到了朱府的门口。
那总管跟着前面的下人来,到了这里之后便看见前面乌泱泱的一群人。
人头攒动,每个人看上去都十分兴奋的样子,那最前面还站着两个穿着黑衣的人。
一男一女,看起来气度不凡。
这总管在心里想着,这两个人恐怕就是那下人所说的雌雄大盗了。
倒是长了一副好皮囊,可惜今日注定要命丧他手。
不过若是那女的能留下的话,倒也可以留她一条性命。
到时候献给县令大人,那岂不是美食一桩?
这样想着,这个总管跟这那下人上前去,身后的一群守卫,也跟着呼啦啦的用上前面。
那围观的百姓一开始被挤开的时候还是一副气愤的神色,他们正在排队领粮食呢,谁这么不长眼要把他们挤开,实在是没有公德。
但是被推开的百姓很快就发现,来到这里的是一群衙门上的人,整个县城里的人,谁知道衙门里的人最为凶残。
人家可是吃公粮的,自然不怕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
他们被这些人推开都是一副敢怒不敢言的神色,没有办法,谁让他们只是最普通的老百姓呢?
那些推开人的守卫们没有一点觉得自己做的不对,他们向来就是这么做的。
再说了,他们愿意这样还不是为了抓捕那对雌雄大盗?
为了维护镇上的安宁才这么做的,这些老百姓理所应当的体谅他们。
但是他们却丝毫没有注意到,那人群中对他们投去的愤怒的目光,虽然现在做不了什么,但是一有机会很有可能就会星火燎原爆发出来。
那一群人上前去,这里的动静很快就被上面的三公主和秦风发现了。
两个人朝着这边看来,就发现一群穿着衙门衣服的人朝他们过来。
大唐王朝里面所有衙门的衣服都是统一的,不管你是属于哪个县。
因此两个人能够很轻易的辨认出这些人正是来自衙门。
两个人在上面一边分发着粮食维持着秩序,一边用眼神的余光撇着那群人。
开始的时候两个人还以为这群人,只是来看看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但是随着那几个人目标明确的朝着他们走来。
两个人便知道了,这一定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两人于是对视一眼。
只是这一眼就让两人知道,彼此都明白那群人的不怀好意了。
那群人很快就在人群中制造起了**。
本来大家都在这里排队领着粮食,个个兴高采烈喜喜洋洋的。
但是在这个时候,那几个人突然过来,不免就让这里的百姓们有些担忧和恐惧。
一方面是这里的老百姓们天然对这些人有一些恐惧,因为平时衙门的人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恶鬼形象。
另一方面就是恐惧上面的那一对人被衙门的人抓走。
他们有的人急忙忙的退了出去,生怕被衙门的人给抓到或者是看见,有的人则是尽力往前挤,想要给三公主和青风一道人墙保护。
场面顿时有些乱哄哄的。
那总管看到这番情景,心中突然有一些担忧。
虽然他一直不把这些平民百姓放在眼里,但是眼下的景象很明显,绝大部分的百姓都是站在台上的,这一对雌雄大盗身边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算他们今天把这对雌雄大盗缉拿归案,后续如果县令大人在要颁布什么朝令的话,恐怕在百姓中也难以实施。
他绝不可能让事情演变成这般模样。
到时候不仅是他手下的这些人,甚至是他可能都要面对县令大人的责罚。
他于是招来自己旁边的一个人,然后在他的耳边说道。
“去把县令大人请过来,就说这里有一间雌雄大盗的大案,需要县令大人定夺。”
他身边的守卫听了自己上司的话,立马就答应了,但是很快反应过来说道。
“大人这样说的话,县令大人如果不来,我应当如何呢?”
这个人的语气十分的小心翼翼,就好像自己多说一句就能被立刻杀死一样。
在他看来如果真的惹了大人不喜,跟被直接处以死刑也没有什么区别。
无非一个是腕口大的疤,头落地,另一个则是慢慢的死亡。
他们长期跟在大人身边自然是知道这些百姓们,尤其是没有官职在身的百姓们生活的有多么的惨。
连饭都吃不好,虽然他们比起平时吃的也有些差劲,但是起码还是能够吃饱的。
也因此他对待自己的上司,就完全是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
对方也确实能够决定着他的生命。
那大人有些不耐烦的扫了面前的人一眼,但还是耐着性子说的。
“放心吧,他会答应的,直接去吧。”
这县令大人本身是衙门上的人,后来因为之前的县令被山贼杀死,所以这个县令便接替了之前县令的活,变成了此方县城的县令。
而现在的衙门总管其实是原先的县令,作为衙门总管时候身边最得力的助手。
他跟在现在的限定身边也有好几年了,对于现在的县令的一些生活习惯和脾气品性也知道了一些。
对方是非常在意自己在百姓中的威严的,尤其是非常喜欢展现自己的威严。
这种机会尤其是他说有一对雌雄大盗,非常好的让县令能够在百姓中树立威严的事情,县令是一定会来的。
其实要让这个总管自己说,他觉得县令多少是有些道貌岸然的。
明明做的坏事比他多的多,却一定要在百姓们面前装出一副好人的样子,他实在是不理解。
在他看来,这群百姓毕竟只是没有知识的人,或者根本算不上人,算是一群好用的工具而已。
完全没有必要让使用工具的他们在意工具的想法。
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精力上的浪费。
只是他又害怕承担县令因为丧失威信而发出的脾气,因此才决定把县令给请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