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转基因:一个绕不过去的种子安全问题
一、笼罩在“先玉335”头上的转基因疑云2010 年下半年,中国社会上广泛流传,在山西、吉林、黑龙江等地出现大老鼠消失、母猪死胎率增高、农户家养的狗患有肝腹水或者肾腹水等动物异常现象。而当地的一些农民将怀疑对象直指“先玉335”——这个由美国先锋公司研发、在中国已位居种植面积总量第二的玉米“良种”。
“‘先玉335’是转基因玉米”,这样的传言不胫而走。
对传言形成佐证的是,2010 年中国农业部向市场推荐的26 个玉米主导品种中,没有“先玉335”的影子。而这个品种的玉米被国内种业专家们一致推崇为头号高产玉米,它没被推荐,被认为“‘先玉335’是转基因玉米”的传言被官方认可了。
后来的调查对传言进行了证伪。
2011 年4 月,国家农业部、科技部、卫生部、环保部和质检总局等五部委组成联合调查组,赴山西、黑龙江、吉林、山东、广东等多个省份进行了转基因生物安全专项调查。调查针对的对象就是“先玉335”。调查的结论是:“先玉335”不含有转基因成分。
传言被澄清,但笼罩在中国种子行业上的转基因疑云并没有因此散去。
有专家直指,此次调查只公布调查结论,但没有针对专家提出的技术上的相关质疑给出合理的解释和实据。在这些专家眼中,“先玉335”并没有摆脱转基因的干系。
更耐人寻味的是,2010 年12 月,农业部发布文件,明确要求自发文满一年起,美国孟山都公司所属的“迪卡1 号”、“迪卡3 号”两个玉米品种,以及“登海3686”、“中农大236 号”、“中农大4 号”等25 个玉米品种彻底退出市场。《经济观察报》2011 年4 月4 日的报道称,一位了解情况的人士说:“退出市场,不会说因为它是转基因品种。会用别的原因,比如‘到期’,或者干脆没有原因。……但凡有一个原因可以拿出来用,也绝对不会用‘转基因’。比如‘限制外资’和‘转基因’两个原因,那一定会选前者。”
而据《21 世纪经济报道》的《“先玉335”被放行》一文报道,前述的三个中国国产玉米品种以及“铁研124 号”都因为是“违规商业化的转基因玉米品种”而被勒令退出市场。
为什么转基因如此敏感?——只因为转基因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争议太多!别忘了,孟山都们在阿根廷销售的大豆种子、在印度销售的棉花种子都是转基因的!
二、转基因的前世今生
转基因的历史说起来并不长。1983 年,人类第一次在烟草身上试验了转基因技术,生产出了第一批转基因烟草。此后,转基因技术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蓬勃发展,美国在1996 年开始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