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王恒跟他媳妇想的可不一样。

要是以前,跟李家说亲,确实不合适,但现在是什么时候,这没准哪天就乱了。

李大镖局家有多少镖师,各个还身手不凡,真要是出了什么事,这可是能保命的。

而宁母一席话,也让另外两家起了心思。

本来他们书香世家跟武将家来往并不密切,但他们世家女一向是武将家都愿意结亲的,指望着改换门庭。

毕竟武将家不像世家,传承久远,武将多是数代人就没落了,更有甚者直接绝了后。

而他们世家女看不上武将家也是有原因的,现在不是战乱,武将无法起复,家底又薄。

大家把心思藏在心底,都想回去后尽快把家里几个快到年龄的都定下来。

谈话到这,王延思说到“要是真有那么一天,是搬,还是留。”

这搬跟留明显说的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问如果打起来,是等着投靠,还是主动出击,择明主。

而这两种选择能得到的待遇自然是不一样。

“咱们会江城也算富饶,离着京城远,离海边倒是很近,要是真乱起来,一时半会儿也到不了这,还是先看看局势再说。”

这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意思了,大家没有异议,又说“等回去各自散出些人手,咱这儿到底是偏了些,消息闭塞。”

如此谈话也就此结束,各自回家安置。

宁安这几天明显感觉到家里变了。

首先是宁父宁母忙了,一天到晚看不见人,其次是祖父祖母也开始天天待客。

以往可不是这样,就算有来往的客人,也不会这么多,来的这么密集。

最后就是红玉了,竟然不管她了?

想吃蜜饯就吃蜜饯,想吃糕点就吃糕点,本来宁安还没怀疑,但是有一天看见红玉一个人熬着药流泪,她就开始怀疑了。

这一怀疑,发现了不少事。

本来她只是想着可能是她的病有变化,结果发现家里人多了,还新买了护卫,马匹。

当然她没看见,都是旁敲侧击知道的,但这也够她惊疑了。

又听到下人议论,说是庄子重新建了一遍,连家里的墙都加高了。

这就不只是惊疑了,她还很生气,家里发生这么多事竟然不告诉她。

这么大动干戈,明显是要有大动荡,就算她是事儿不管,也应该跟她通个气啊。

但是没办法,她看不见人,连两个哥哥都不像以前经常见面了。

宁家哥俩不是不来,而是来不了,因为家里又请了个武师傅,每天训练完累的要死,实在没有精力去逗宁安。

而宁家跟李家的联姻,也定下来了,等李姑娘及第就办事情。

晋朝女儿家十六及第,男儿十八及冠。

李家姑娘今年十四,还有两年及第,那时候宁衍也十七了,在准备一下聘礼选好日子,正好等宁衍及冠后能过门。

这些宁安都不知道,她就被困在这个狭小的房间里,能看见的也只是门口盛开的梨花。

而就在宁安一复一日的呆在一墙之隔的屋檐下,几家的亲事也都陆续说定了。

宁安是在过小定的那天知道的,大哥要娶的是李家小姐,李芸。

从南阳城回来的时候,她见过李家小姐,骑在马背上,英姿飒爽。

是她梦想中想过的样子,也是她上辈子的模样,而且李芸很单纯。

最起码跟他们宁家相比,很单纯,这样的人很适合大哥,大哥就是天天想的太多了,正需要一个活泼开朗的人中和一下。

而王家因着宁家与李家结亲,给家里的小儿子找的也是没落武将家。

不是不想用嫡出的儿子,而是几个儿子都已成亲,就剩下小儿子还未定亲了。

那个武将家祖上出过将军,现在家里也是世代都读兵书,不过那都是以前,现在那家就只一个三进小院,儿子还不少,过得很是清苦。

不过要不是这样,王家也不会拿庶出的儿子娶,就现在以王家家世,庶出的儿子娶都是委屈了。

不过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王延思考虑的比较远,要是乱起来了,以后没准他们还得靠着人家呢。

而那家人听见王家要结亲,马上就同意了,王家可是世家大族,就算他们祖上成名的时候,想娶世家女也不容易。

他们家女儿要是嫁去王家,也算半只脚踏进世家门槛了。

而且他们家早

们家早就没落,结上这么一门亲,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沈家也紧跟着宁家脚步,不过他们家适龄的孩子太少,孙子辈也就一个姐儿到了年龄。

而且沈家又不想委屈了,这就迟疑不定了,还拜托宁父帮忙找找。

宁父都气乐了,女儿家的婚事向来都是家里主母考虑,拜托的哪是他啊,拜托的明显就是李大镖局。

不过宁父也没推辞,跟李大镖局说了这事。

还特意提了提沈家这孙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女红刺绣更是不在话下。

李大镖局回家就跟夫人说“这沈家女真要嫁啊?那这可是低嫁了。”

“这哪是低嫁,这都赶上白送了,要我说哪有那么严重,这世家子弟跟咱们是真不一样啊。”李夫人头也不抬的说。

李大镖局想的也是,说到“可不是,这才哪到哪,刚死了几个皇子公主,怎么看起来就跟马上要乱似的呢。”

“不管如何,人家既然提了,你就帮着看看,等咱家芸儿嫁过去,沈家跟咱们也是姻亲了。”

李大镖局挠了挠脑袋“我哪认识什么人啊,我认识的你又不是不知道,除了跑江湖不要命的,哪还有别人。”

李夫人听完一笑“你还没看出来啊,人家现在找的就是这样的,要不咱们家跟宁家结亲哪有这么容易。

他们世家就是想的多,怕乱起来,而咱们李家人多多啊。

要我说他们就是瞎心思,净折腾没用的,咱们嫁女儿还好说,女儿是进了人家家门,也没什么说道。

但他们世家女能适应得了咱们这样的人家,我都不用心思就知道,不行。

你看看咱家芸儿天天什么样,你再看看人家宁家久宝什么样就知道了。

这都过不到一块去,怎么嫁?出一家进一家可太不一样了。”

“那咋办?”李大镖局听的抓心挠肝的,跟他说这些他听着都累,又说“你说这世家是不是活的都这么累啊?天天心思那么多。”

“你别管那么多,咱们不懂,咱们也劝不了,人家让你干啥你就干啥就得了。”李夫人一挽袖子,喝了口水,又说“我看宁家这亲结的挺好。”

李大镖局不解“怎么就说到这了?刚还不是说沈家那事。”

李夫人跟他掰扯“你想啊,人家宁家传承多少年了,咱们李家多少年,人家经历了多少朝代,咱们才起来几代。

而且人家那家底,咱们现在镖局人多了,名气也不小,但跟人家还是没法比。

你想想,经历那么多,还能守住财富,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又说“咱们看不明白,还不会听吗,反正以后都是姻亲了,也不能害咱们,以后他们宁家嫡子可是从咱们芸儿肚子里出来。”

李大镖局乐呵呵的“也是啊,以后咱们也算是进了世家这个圈子里了。”

李夫人一拍桌子“可不就是,那世家们一个个多抱团,而且人也傲气,要不是赶上这时候,哪有这机缘。”

李大镖局又问“那我给沈家找谁?你帮我想想。”

“这可不好找,等明天你给那几家去个信,把家里的小子都带来,我先看看,再让宁家过来把把关。”

“那我真送信啦?怎么跟人说啊?”李大镖局挠了挠脸。

“直接说呗,又不是啥见不得人的事,这是好事啊,要不是人家世家杞人忧天的,他们也摊不上这好事啊。

而且那沈家女人家不也是说了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女红刺绣更是不差,这样的媳妇上哪找去?人家还读书识字的。”

李大镖局听后也觉得是好事,着急了“那我现在就去送信,别一会人家反悔了。”

“那你快去吧,反悔倒是不能,就怕人家还拜托别家了,回头再来不及,人家定下了。”

李大镖局匆匆忙忙就出去了,先是给青帮大当家送了一封信,又给盐帮送了一封。

这两家都是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一位是运粮的,一位是运盐的。

这里说的盐可不是官盐,粮食也不是官粮。盐帮是有自己的盐矿,青帮是往来南北运粮赚差价。

晋朝对这些生意管的不严,这生意又是暴利,他们两家也怕惹人注目,都是暗自做生意,也算后起之秀,发展的也快,李大镖局与他们相识时他们两家还没做大。

那时候李大镖局已经在远洲这一片很有名了,两家过来借道,李大镖局给了点帮助。

李大镖局送了信又开始担心了,这帮人牵线是真不容易啊,也不知道那边接到信会怎么想。

然后挠了挠脑袋,他是不有点冲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