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初闻京都
梁峰肯定知道,于知远是不会拒绝的。
到了他这个年纪与身家,金钱只是个数字了,无论是多一点少一点,都足够他衣食无忧,过完下半生。
果然,于知远则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买下来。
“梁小友啊,我能否问一下,你用哪几株药材,炼制的丹药,功效怎么样?”
于知远还是沉不住气,而且这里也没外人,就问了出来。
他想到梁峰之前在宋家炼制的丹药。
哪些药材他事后问过宋老爷子,哪些只是普通的药材。
虽然算不上满大街都是,但用心还是能凑到的。
就是哪些不入流的药材,竟然能炼制出如此功效的神丹,哪用这几百年份炼制出的丹药,岂不是逆天?
梁峰看了于知远一眼,这才说道。
“炼制出的丹药对我有大益,可以提升我的实力,至于丹药对你有什么功效嘛。”
梁峰想了想。
“你服用可以增强你的体质,而且可以让你体内体内的那一丝真气,增加!”
梁峰的语气很平淡,但听到于知远耳朵里,可犹如晴天霹雳。
增强体质,他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增加体内的真气。
于知远对高超的医术有着无与伦比的痴狂。
这也正是为什么,梁峰只是个年轻人却对此无比尊敬的原因了。
医术水平超越年纪,超越辈分。
而增加体内真气,他就可以用那些真气给人治病。
他的医术也会有质一般的提升,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梁峰可真就是他的大恩人了。
“哈哈哈,梁小友,那咱们就一言为定了。”
于知远笑的合不拢嘴,恭维梁峰的话,是一句接着一句,句句不重样了。
看得一旁的苏小晴吃惊不已。
这时梁峰突然想到了苏小晴之前所说的话。
她说,药生阁有几株五百年以上和一株更高的药材。
这五百年以上的药材,自己已经见识过了,哪另外一株更高的呢?
于是问向于知远。
“你们药生阁是不是除了那几株,还有一株年份更高的。”
于知远听了梁峰的话,看了眼身旁的苏小晴。
苏小晴则是俏皮的吐了吐舌头。
于知远顿时就明白过来,看来是自己外孙女告诉的,看这梁峰哪火热的眼神。
于知远随即就苦笑起来。
“梁小友啊,药生阁确实有一株比那三株更好,年份更久的药材,那是一株千年人参。”
梁峰听到这个词,是吃惊不小啊。
千年人参!什么概念!
古有千年人参,万年灵芝,但这些只是存在传说中的。
还从未有过记载,说有人挖到,或者发现上千年的人参。
“那你快整过来呀,那东西,可是绝世罕见,就算是放眼整个华夏,恐怕也遇不见第二株了。”
梁峰有些迫不及待了,千年人参,足够他炼制出功效极强的丹药了。
梁峰的话,是让于知远脸上
远脸上的苦涩之意更盛。
“梁小友啊,哪一株是药生阁的传世之宝,别说是卖了,就算是看一眼,都是无比的困难,就算是我,也就是在几年前见过一次。仅此而已,你就别打哪株人参的主意了。”
于知远的话,无疑是给梁峰泼了一盆冷水。
梁峰只得悻悻的咂了咂嘴。
只不过在心里打起了主意。
看来得和药生阁的阁主多接触接触,说不定,就把那株千年人参送给自己了呢。
今天梁峰见了那三株极品药材,也没了看其他药材的心思,于是告辞离去。
在临走之前,又问苏小晴找了纸和笔。
写下了一些配合那几株极品药材的辅助药材,这些并不稀有,想来,以药生阁的底蕴,是轻而易举了。
拒绝了两人的相送,梁峰便独自一人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碰到那位,被于知远狂扇耳光的主管。
梁峰只是随意的瞟了一眼,就吓的他打了个激灵。
梁峰也没有去为难,直接就出了药生阁,打了个车,就回到了酒店里。
刚进门就听见父亲嚷嚷起来。
“哎,你不是说,你在宋家工作嘛,怎么回来了。”
父亲梁常青自从病好了以后,是每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喝茶,生活好不快活。
母亲则是洗着衣服,收拾家务,忙里忙外的。
听到,丈夫的话,是气不打一处来。
“你怎么不去工作?整天躺尸,你都快躺退化了。”
梁常青则是不以为然。
眼睛都没离开电视,拿起茶几上的茶杯,抿了一口。
“我都躺几年了,也没见得退化!”
父亲的话,就连梁峰,也是无力反驳。
梁峰也没说什么,就和母亲一起忙了起来。
中午又是梁峰亲自下厨。
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父亲梁常青更是差点没把舌头吃了,是赞不绝口。
吃完叼着一根牙签说道。
“嗯,这做的还真不错,干脆别在宋家干了,就算去京都的大家族当个厨子,也不是不可以,我告诉你,京都可大了,比宋家强的,多的是,你这厨艺,进了大家族,可能还会有更好的发展呢。”
梁常青是指点江山的对梁峰滔滔不绝起来。
也幸好母亲在厨房刷着碗筷,要不然听到竟然这样教导梁峰,肯定免不了争辩几句。
梁峰对此则是连连点头。
反正在宋家工作,只是个借口,任由父亲说呗。
倒是对京都,生起了些许的兴趣。
自己跟随几位师傅,自然是听说过京都的。
京都,就是华夏的首都,也是最为发达的地区。
里面的家族是多不胜数,确实如父亲所说,比宋家强的,还是有很多的。
宋家在连夏,是排名第一,而放眼整个华夏,像连夏的这样的地区,也不在少数。
所以这样一比较,宋家,也就不过如此了。
京都家族众多,尤其是其中的几个家族,能量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