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贵者不肯吃

林峰听了忍不住在旁边笑了起来,却又不好笑出声,憋得脸上通红。李慧瞪了眼林峰道:“你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

“小娘子还是赶快买了这瓶头油吧,在配上芝麻酱,辣椒酱,酱油,咱们今晚就可以痛痛快快的吃顿火锅了。”林峰附耳说道。“神经病。”李慧啐了口林峰,放下了手中的头油。

“什么病?”李慧骂林峰并没有避讳侍女,那侍女听了疑惑的问道。

“哦,没什么。我是说这装头油的瓶子神来之作呀,神来瓶,怕是瓶子比头油都贵吧?”李慧道。

侍女点头道:“小娘子果然是识货之人,谁说不是呢,这瓶子的造价确实比头油的价格贵得多呢,不过,小娘子将头油用完了,可以直接拿着瓶子再到我们这里来装新的头油,这样算下来也就不算很贵了。”

李慧听了笑笑,将玉瓶还给了侍女道:“只是我的头油没有用完,暂时就不买了,等用完了再说吧。你将其他的拿给我看看。”

侍女收了玉瓶,又递给了李慧一个漆盒道:“这可是上好的胭脂,是匈奴那边胭脂山的胭脂虫做的。跟那些红色花朵炼制的胭脂比起来,那可是要鲜艳生动得多,而且妆容也不易花。

“哦,这就是匈奴民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中提到的胭脂山里的胭脂虫吗?”李慧饶有兴致的瞅着手中的胭脂盒道。

“小娘子好有才,连匈奴民歌都知道,我要不是卖这个都不清楚此事呢。”侍女夸赞道:“就是这个胭脂啊,不过听说这采得人多,胭脂虫现在

是越来越少了,日后还有没有就难说了。”侍女叹道。

“那这个胭脂多钱?”李慧问。

“这种胭脂价格要贵些,需要十金。”侍女道:“我们这也有便宜些的胭脂,依次为朱砂和紫草,红蓝草这些制的。”“价格也还好吧,不过胭脂我暂时还不需要,你拿其他的东西我看看。”李慧淡然说道。

侍女收了胭脂盒,又将一个雕花漆盒递了过来,道:“此膏名叫“迎蝶粉”,是用铅华配以杏仁膏再加上香料制成,涂在脸上可令肌肤莹白,容

颜俏丽。”

“啊,用的是铅粉呀!”李慧惊道。做为现代人,李慧可是深深知道这铅粉对皮肤的危害。

“难道还有不加铅粉的粉饼吗?”侍女听李慧这么说不由奇道。

“哈哈。”李慧尬笑了两声,遮掩道:“我用铅粉身上会起红疹,所以不能用。”

李慧接下来将店里的化妆品都挨着看了个遍,却只除了香囊,没有买任林东西,林峰更不必说了,走出店门时,侍女的脸上就不那么好看了,开头见李慧出手阔绰的买下香囊,以为是个王者,没想到却只是个青铜。

李慧才不管侍女的脸色好不好看,只管喜滋滋的出了门,前脚才出化妆品店,后脚又踏入了首饰店,一看那店中的珠宝眼都绿了。这还是唐代没有玻璃橱窗,珠宝首饰放在柜台里的原因。只见那柜台内摆满了牙角玳瑁,珠翠翘花,玛瑙玉石,明珠美玉,通草丝玉等物,更有那翠羽明珰,瑶簪宝珥,充物于中,合浦之珠悬挂于庭。其他祖母绿、猫儿眼,红蓝宝石,诸般异宝,琳琅满目。就连林峰看了,都要忍不住怀疑这些是不是西贝假货,一家店内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奇珍异宝。

“两位这是要买什么首饰啊?”两人才一进店便有店小二迎上前来问候。

这家珠宝店跟刚才的化妆品店比起来,人要少了许多,不过即使这样,店内也是熙熙攘攘的,看上去一派兴隆。

“我们随便看看。”李慧也是兴之所致才进的店,原也没有想买什么。

“好啊,两位看好了可以喊我。”小二听李慧这么说,也不与她啰嗦,忙着照顾其他客人去了。

“慎重啊,美女,我们银子可不多呀,还不知道要在这里待多久呢?”林峰见小二离开,悄悄在李慧耳边叮嘱道。

“你放心吧,这点我还是知道,我就是好奇过来看看,不过刚才逛那家店的时候我已经想好了发财的办法。”李慧笑道。“你也打算卖化妆品?”林峰不用猜也知道李慧的想法。

“嗯,我要卖的化妆品绝对秒杀现在朝代卖的。”李慧自信的道。

隋大兴城的东西市确实是热闹无比,又有许多物品在现代是没有卖的,所以李慧逛得很是起劲,逛了大半天一点也没有累的样子,期间买了糖葫芦,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儿、荔枝膏、广芥瓜儿、杏片、梅子姜、荔枝膏、间道糖荔枝、金丝党梅、愣是从西市吃到东市,嘴里一刻未曾停过。

林峰早已走的不想动了,心道:“还是现代社会好,有网络购物,不用逛街逛断腿。”

东市跟西市比起来,店铺的档次和店里卖的货物,那都要高了好几个档次,当然价格也贵了许多,出入门市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物。两人虽然在山寨中劫得了一些钱财,当时看来似乎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现在在东西市逛了一圈,这才发觉那点身家简直不值一提。于是逛了一天也只买了一些零食和小东西而已。

中午两人一路都在吃零食,倒是没有吃饭,到了晚上两人就想找一家客栈住下,顺便在大兴城内正经八百的吃一顿晚饭。说起吃饭来两人居然还有些期待,毕竟穿越过来这么久,两人似乎也没有吃什么好的。

于是在东市的坊内,两人寻了一家看上去还算有点档次的酒肆走去,还没进店,就有小二吆喝着将两人引进店内,寻了一个临近大街的雅座坐定,小二便将热毛巾递上,菜单奉上,让两人点菜。李慧将菜单拿在手上一看,不由傻了。

那菜单上鸡鸭鹅鱼,鹿尾熊掌等等山珍倒是不少,海味也有些干货,但多是些煮、蒸、烤的菜式,炒菜一样没有。这三样做法,两人实在是吃的有点腻了,原想着大兴城内的大馆子中,怎么也该有炒菜,哪想到上来这么一看,还是老三样。

李慧忍不住问道:“小二,你们店里没有炒菜卖吗?”

“炒菜,拿什么炒?”小二疑惑的反问道。

李慧知道不要说隋了,就连唐代都还没有菜籽油,但心想猪油总有吧?于是回道:“拿猪油炒啊。难不成还拿牛油和羊油?”

“这……”小二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假笑道:“两位客官有所不知,那猪肉是像我们这些穷人才吃的东西,我们酒楼接待的都是像两位这样身份尊贵的客人,怎么可能用猪肉这种低级食材招待贵客呢。”

李慧听了一时语塞,这才想起宋以前那猪肉都是上不得台面的肉食,比之狗肉尚有不足,因古时食物匮乏,人们自己都吃不饱,又能有什么多余的粮食来喂猪呢?那时农家饲养的猪,多以猪草为食,生长缓慢根本就没有什么肥肉,加之骗猪匠人又没有那么多,导致没有骗过的猪肉腥臭难食,不如羊肉美味,所以就只在底层的平民之间食用,稍稍富贵点的人家却是不吃的。就算到了宋代都是如此,

苏东坡还曾写有《猪肉颂》一词。全文为: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无奈之下李慧只得点了鱼鲿,这道菜好歹算是两人穿越过来这么久,还未曾吃过的料理。当然想在大兴城的酒楼里吃到三文鱼片也是不现实的,此时吃河豚又不是季节,于是李慧点了条看上去有三斤多重的乌鱼。

这是一条今天刚捕上来的乌鱼,被店家放在池中,用筛网捞起后,乌鱼两眼闪动身体扭曲还在活蹦乱跳,厨师将鱼一刀拍昏后,在鱼下面特意铺了层白纸吸水、然后运刀如风,只见刀光上下翻飞,片刻间,白色的生鱼片如雪花一般切了出来,切好的鱼片,被侍者配上葱姜末等的蘸料,分盘装好,立刻送到两人桌上,李慧用筷子夹了一块自己盘中,切下来鱼肚附近腴肥的一片,蘸了调料后往嘴里一放,忍不住呼道:“太美味啦!”

林峰忙也夹了一片放入嘴中一尝,果然鲜美无比,侍者随后又给两人端上了热腾腾的米饭,此时庖厨已经停下了手中的菜刀,再看砧板上的白纸,连湿都不曾湿。

“好刀工。”林峰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赞道。

“谢谢这位爷的夸奖,您看这美食有了,两位要不要配点美酒?“小二不失时机的推荐道。

“那敢情好,不知贵店都有些什么好酒?”林峰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李慧抢先问道。

“我们这清酒浊酒,本地酒外国酒都有,不知两位更喜欢喝哪种?”小二问。

“哦,还有外国酒?”李慧一听越发来了兴趣:“是什么酒。”

“是西域产的绿葡萄酒和红葡萄酒。”小二道。

“怎么卖?”

“一斗十金。”小二笑着回道。

“这么贵!”林峰惊得张大了嘴,他跟李慧两劫了山寨,两人也才得了几十两黄金,白银若干,至于铜钱,因为不是太值钱,两人只是拿了几吊而已。刚才点的那些菜,林峰看了菜单,粗略估算了下,也就最多五两金子而已,没想到这葡萄酒的价格还要贵过菜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