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小黑龙的变化

任鸿耀依旧摇头,道:“如今乱世,戎马未息,疮痍未苏,天命难必,人心未定。若遽称尊号,诚所未遑。今日之议且止,天下大定,行之未晚。”

任永昌看时机也差不多了,开口道:“父亲所言诧异,古今称王者数不胜数。”

“今江嵊、甘孜三王不过一伪王,却仍旧称王,依父亲之功业,称王有何不可?”

任永昌说完后,群臣皆是跟声附和道。

“臣请家主称王,以安天下之心。”

“臣愿...臣愿死谏家主称王!”

杜弘基点点头,事情发展到现在也差不多了。

武将、文臣皆有代表出来情愿,任鸿耀两辞回应。

这已经做到了两辞两让了,足够了。

任鸿耀无奈轻叹一口气“罢了,诸位一再拥戴本人坐上这个王位,本家主再拒绝岂不是显得有些不知好歹了。”

任鸿耀声音一凛正色道:“今日,本家主就座上这个玖陇王位!”

“此后,尔等当竭心辅佐本王,建立不世基业!”

“臣等遵旨,玖陇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随后在杜弘基的带领下,所有人向任鸿耀口称千岁。

先前大家有向任鸿耀称万岁的,有称呼任永昌千岁的,其实都是瞎叫的。

现在任鸿耀有了名分,就不能如先前那般乱叫了。

任鸿耀此刻称的是王,并不是皇帝,所以大家也只能称呼千岁。

至此,任鸿耀正式称王!

任鸿耀扫视众人,开口道:“既然本王正式登临王位了,一切也该有个正规了。”

“今日,本王有几条旨意颁布!”

众人听后,齐声高呼“臣等借旨!”

“一,我玖陇乃夏国宗族,此后我朝当为夏国正统!”

“二,我玖陇此后设立中书省,总览玖陇军政大事。中书省,左、右相国为正一品,平章政事从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参知政事从二品……

以任文显为左相,杜弘基为右相,任清云、任宗洪为平章政事......”

任鸿耀的第二条旨令便将所有人的官职都定了下来,所有人都异常激动,齐呼“臣等遵旨!”

虽然有些人不满足于任鸿耀给自己所指派的职位,可这也比先前什么也不是强多了。

任鸿耀的这道指令是和任永昌,父子二人商讨许久才定下的。

首先搭建起了中书省的架子,诸位文臣武将到底谁高谁低,此后也定了下来。

其中父子二人本打算让玖陇二爷任云甫做右相的,可两人转念一想,倘若左右两相都是玖陇族人,岂不是会让众人心生不满。

因此经过父子二人一阵深思熟虑后,决定将杜弘基任命为了右相。

杜弘基这人,门徒遍地能力也强,给他个右相,其余臣子也是比较服气的。

当然中书省只是玖陇的一个部门,玖陇也有其他不太重要的部门,那些部门也可以参照中书省进行设立。

所以说,任鸿耀这条旨令基本上就是把玖陇朝廷的框架给搭建了起来。

“三,教育乃国之根本,育国之栋梁,兴邦乃之安定也。今日起,所有玖陇领土内的私塾、学院重新搭建起来,本王决定在长京城设立应学府,并设立一系列官职,杜弘基任第一任府长...”

“臣等遵旨!”

众人继续高呼道,尤其是文人们的反应更为激烈。

任鸿耀重视文教,他们这些文人们能不高兴吗?

其中杜弘基尤为开心,任鸿耀将他任命为第一任府长,不就是向世人承认自己乃是文学之首吗?

“四,为此前所有为玖陇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士奖赏,所有由白鹭出发兵卒......”

任鸿耀又说了一系列对武将们的奖赏,其实在场的武将们所立下的功劳已经在先前的军职中体现出来了。

现今任鸿耀说的一系列政策,是针对整体将士们的,此后玖陇的士兵待遇又提高了一个阶梯。

这也是任永昌向任鸿耀提出的,在任永昌看来,兵强则国强,士兵们待遇提高了,他们才会为玖陇抛头颅洒热血。

“谢王上,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武将高声拜谢,任鸿耀此举提高了武人的待遇,他们能不高兴吗?

“五,玖陇世子任永昌才华横溢,英勇善战,此后为玖陇王世子!万一本王出现意外,任永昌立即继承本王大业!”

任鸿耀这条旨令并没有引起多少轰动。

任永昌早都被大家认可了,他不做继承人,谁做?

“臣等拜见世子!”

群臣朝着任永昌进行朝拜。

他们有种错觉,坐在任鸿耀身下的任永昌气势甚至和任鸿耀不相上下。

群臣心中惊颤,这父子二人真是天生的领袖。

随后任鸿耀又颁布了几条旨令,便让众人回去了。

任永昌回到府邸后,便从袖口中取出了小黑龙。

他被受封世子后,所能掌控的气运又增添了不少,小黑龙的形体也发生了变化。

此时小黑龙被浑厚的气运包裹,陷入了沉睡之中。

任永昌仔细观察,发现小黑龙原来幽黑的皮肤正在逐渐变淡,有丝丝焰红色从中显现,越来越多。

任永昌估计等小黑龙苏醒后,全身的黑皮应该都会消失。

他嘀咕道,一身红皮的小黑龙还叫小黑龙吗?

同时任永昌想到,父亲任鸿耀曾给他说过的一件事,人族黄帝的坐骑是由一条黑龙慢慢转变成了祖龙。

现在小黑龙是不是也在进行同样的过程?

任永昌不禁有些好奇,小黑龙进化成祖龙后该有多么的霸气。

接下来的时间内,玖陇一切事务在任鸿耀的旨令下逐渐步入了正轨。

任鸿耀与其子任永昌两人不断颁布政令,改善提高封地内臣民百姓的生活,其中也走过一些弯路,但总体来看一切都是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白鹭州与福州臣民们在玖陇的统治下迎来了他们渴望已久的安宁,百姓们也算是沾染了任鸿耀称王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