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演义奇书展文采 石阶千级探书院
静明宫内,平阳公主严楚怡正捧着一本书册,仔细翻阅着,而一旁陪坐着一名面纱遮面的女子,正是沈欣。
严楚怡手中的书册正是李忠德进献的那本《三国演义》。
原来,昨夜在与沈欣闲聊时,偶然听到沈欣提及过此书,于是在王少言离开皇城后不久,严楚怡便命人将书从皇帝手中求来。
她倒要看一看,这本书究竟有何奇妙之处,不仅值得让李忠德在进献,还能让自己这个闺媛也为之倾倒。
静明宫内,气氛静谧。严楚怡翻阅着书页,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趣,脸上的表情不断变化着。
而沈欣则静静地坐着,面纱下的容颜若隐若现,似乎毫不关心。
不知过了多久,严楚怡突然放下书册,眼中闪过一丝探究,“欣儿,你可知这书出自谁手吗?”
沈欣微微一笑,神秘地说道:“此书乃是一名叫王少言的人所著。”
她没有听过这个名字,原本心中充满了对这本书的好奇与兴趣,但是沈欣的回答却让她感到有些意外。她并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不禁有些疑惑。
沈欣看着她,轻轻笑道:“此人虽然名声不显,但是他的才华却是实打实的。此书在世间流传并不广,知道他的人也并不多,但是,我想读过这本书的人,无一例外都会被这书中内容吸引。”
严楚怡听罢,思考片刻,突然打趣道:“欣儿怎么对他这么了解,莫非早于此人见过面不成?”
沈欣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嘴角微微上扬,道:“严姐姐真是聪明,不过我和他可不只是一面之缘,实不相瞒,此人已入赘我沈家。”
严楚怡听罢,惊讶地看着她,道:“欣儿何时有如此经历,竟从未听你提起过。”
沈欣微微一笑,道:“不过半月。”
严楚怡听罢,心中不禁对王少言产生了几分好奇。
沈家乃是大严王朝的名门望族,在严武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沈欣作为沈家的千金,自然也是名动盛京的人物。然而,这位沈家大小姐的性子却是极为古怪,总是让人捉摸不透。她时常独自出门,不喜与人交往,更是不愿轻易表露自己的心意。
严楚怡心中不禁有些感慨,沈欣的出身与才华,让她在众人眼中一直是个高高在上的存在。然而,这个看似高不可攀的女子,更是因为沈家前家主沈千山的死而封闭了自己的内心。而这个王少言,究竟是何许人也,竟然能够入赘沈家。
她忍不住问道:“那他究竟是何许人也,竟然能够入赘沈家,让欣儿你如此倾心?”
沈欣眼中闪过一丝柔情,道:“他是个孤儿,身世不明,但是却拥有着非凡的才华。他的学识渊博,文采飞扬,更难得的是,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对他很是欣赏,所以便让他入赘沈家。”
说到这,她想起自己当初在东陵之时,因为沈毅的缘故,偶然读到了《三国演义》时的震撼,同时也对王少言心生好奇。直到被沈毅拉去东陵酒楼,初见王少言时,见他如此年轻更是不敢相信,直到听他讲书之后便被他的才情所吸引,于是便主动与他结识。
经过一番交谈,心中更是钦佩。在见识到王少言的才华后,沈欣决定让他入赘沈家,以满足沈千山的遗愿。
严楚怡听罢,心中不禁对王少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想象着这个身世不明的年轻才子,究竟是何等风姿,不禁问道:“那他如今在何处,我倒想见识一下这位才子。”
沈欣听罢,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嘴角微微上扬,神秘地说道:“他现在就在盛京,不过你要想见他可不是那么容易。”
“此话怎讲?”
沈欣笑而不语。
严楚怡见状,立即起身走到沈欣身侧,拦上沈欣脖颈贴在她的身上,撒娇道:“哎呀,我的好妹妹,你就带我去见见他吧!”
沈欣看着严楚怡那娇俏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出来,“你呀,真是让我说你什么好。”
她轻轻地拍了拍严楚怡的手,“放心吧,我带你去。”
“太好了!”严楚怡欣喜出声。
“不过……”沈欣突然卖了个关子,“现在还不能带你去见他,得要明天才行。”
“为什么啊?”严楚怡好奇地问。
“因为今日,他要和毅儿一并去往文山书院。”
……
正午时分,沈毅和王少言二人走出客栈,此时,老曹早已在门外备好的马车。
“姑爷,少爷可以走了。”
二人应了一声,便上了车。
此次二人正是要去往那让天下学子趋之若鹜的文山书院。
马车驶离客栈,向着盛京城外驶去。
这文山书院并不在盛京城内,它坐落于盛京郊外的一座孤山之上,山路崎岖,无法通车,若想去那文山书院唯有爬上那一千级的石阶才行。
这一千级的石阶,既是学子们通往学府的必经之路,也是对他们意志和决心的考验。
半个时辰之后,马车停在那石阶之下。
“姑爷,少爷我们到了。”老曹为二人掀开车帘说道:“少爷,姑爷,马车无法上山,接下来的路只能由你们自己走了。”
沈毅点了点头,下了马车,王少言紧随其后。
王少言顺着石阶向山顶望去,深吸一口气。
这时,他注意到沈毅走到石阶旁立着的柱子,柱子上端绑着一根直通山顶的绳索,紧接着,就见沈毅用力晃了晃那条绳索后,这才转身对着王少言说道:“姐夫,我们走吧!”
王少言点头回应,然后便与沈毅一起踏上了石阶。
山路崎岖,石阶陡峭。二人的脚步依旧稳健有力,没有任何犹豫和停顿,一步一步地往上走着,心中没有任何杂念,只有坚定的决心和无比的专注。
石阶两旁的风景逐渐变得秀美,山间的空气清新宜人。
两人一路无言,只听得见石阶上轻微的脚步声。大约走了半个时辰,他们才堪堪抵达山腰,二人面前是一堵石砖堆砌的围墙,门前悬挂着一个木制的牌匾,上面写着“文山”两个大字。
而这围墙之后,则是一栋栋沿山壁而建的楼阁,几如神作。
仰观,岩壁峭绝,不见天日;俯视,蝼蚁之姿,万物皆尘。
整座书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廊栏左右相连,曲折迂回,虚实相生。
院门紧闭,不见一人。院中更是一片宁静,只有几株古树静静地伫立,仿佛守护着这片静谧。
他们正要敲门,却见大门缓缓开启,一个慈祥的老者从门后走出,微笑着迎接他们的到来。
沈毅见到老者,立即鞠躬作揖道:“学生沈毅,见过陈师。”
“哈哈,起来吧。”
老者笑着摆摆手,示意沈毅不必多礼。
“我算着时间,也该到了。”
这时,老人又看向一旁的王少言问道:“我怎么没见过你啊?”
王少言微微一笑,回道:“前辈您好,在下王少言,是沈毅的朋友,今日特来书院求学。”
老者点了点头,笑道:“倒是个有礼的孩子,一起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