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各方异动 英布的决定!
说实话,如今直面大秦,没有一个势力敢说自己能挡住其兵锋。
因此,西装男不是个例。
朱棣采用的也是一样的办法。
不要认为派人刺杀很卑鄙,真要能成功的话,效果也是显著的。
或者应该说是,比较节约成本的。
当然,事情往往都具有两面性。
好的方面在于不用出动大军,便可以从内而外瓦解大秦。
可坏的方面便是会被忠于秦羽的大臣记恨,乃至引起两国生死大战。
只是话说回来,即便没有派人刺杀,他们也是横挡在秦羽面前的拦路石。
正面没胜算,他们自然也就要采取其他途径来解决办法。
如同当年的朱无视一样,只是他属于失败的案例而已。
假设他当年能成功,或重伤秦羽,大秦如今的发展趋势都未必如此。
……
大秦消化着国战奖励的同时,秦羽也对自己麾下的三个直属军团作出了一系列调整。
首先,他以宇文成都为主心骨,辅以完颜氏将领组建新的军团,而框架便是之前所提到的第三直属军团。
而因为军团免试卷轴,秦羽便直接拥有了第三个军团。
他将其命名为太阳军团。
紧接着,他使用军团拓展卷轴,之后再将调回来的恶来安排入新军团。
其次,他将皎月军团内的矮人兵种调出,再将内瑟斯与他麾下的天神战士放入团内。
至于缺出来的两万空额,则是由秦羽刚收服不久的牛头人担任。
而他们的兵种则是图腾战士,既有医疗兵的作用,战力也十分强悍。
此外,其中的佼佼者更能利用图腾施展各种秘术,使自身区域内的己方士兵获得不同的加持效果。
除了以上所做之事,秦羽就跟他前面说的一样,没有再对外动用一兵一卒。
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简单打个比方。
之前未与大秦交锋的势力对秦羽的强大,仅仅存在于概念。
而如今坐上国战榜首,同时被新时代领主戏称为战争头子的秦羽则不再遥不可及。
因此,主动出击的不再局限于与大秦接壤的势力。
其范围已经延伸到了整个东区,乃至是东北区或东南区。
换言之,如今的大秦王都武阳已经成了鱼龙混杂之地,而秦羽海纳百川的国策也让许多异族势力成功钻了空子。
各种密探,或英雄来到大秦,逐渐将自身信息网散入大秦的各行各业。
然而,有一个却是他们始终无法渗透的。
南北两个镇抚司,俗称锦衣卫。
大秦以北,大明之地。
两国交会之所,边陲重镇·平南关。
敞亮的大厅内,袁天罡放下手上书信。
“此间事情办完,我便会立刻返回武阳。”
前段时间被调到此处的史衡问道:“大人,您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
袁天罡起身道:“我来此的首要任务便是英布。”
“解决了他,剩下的事情,你一个人便能处理。”
史衡略显迟疑地说道:“时机会不会太早了点?”
袁天罡冷声道:“我来此已有半年时光,此次决定,不想活,那便死。”
史衡听到此话时,便明白秦羽在信上,除了让袁天罡回去主持大局之外,便是让他在离开之前彻底解决英布。
如若不然,袁天罡是绝不会替秦羽擅作决定的。
平南关,英布府。
袁天罡如同鬼魅般跃入院内,之后辗转腾挪间便来到英布的书房。
脚刚一落地,英布便平举铁戟指向袁天罡。
“你为何突然到此?”
袁天罡抬头,斗笠下的双眼冰冷如霜。
“我将奉命返回大秦,因此临走前再来问你一遍。”
“降不降?”
说完,袁天罡就补充道:“回答前,我需提醒你一句。”
“如今的大秦,缺你一个不缺,多你一个不多。”
“如果不是大王惜才,我也不会几次三番地前来劝降于你。”
“此次,大王在国战战场携大胜而归,各方势力视大王为眼中钉,肉中刺。”
“然而,他们却依旧不敢携大军来攻。”
“你也是用兵的奇才,你想必也明白其中缘由。”
袁天罡前半段话让英布十分不爽,因为他能察觉到对方话语里面隐隐潜藏的威胁之意。
可袁天罡的后半段话却让他陷入深思。
如果大秦决心要与大明开战,他身为平南关的守将,绝对首当其冲。
再者就是大秦虽然不是很渴求自己,可平南关的位置却十分重要,献出来的功劳肯定也很大。
因此,思来想去,英布很快就有了决定。
只见他收戟而立,冷声道:“我献出平南关之前,你们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袁天罡眼睛微眯。
“说说看。”
英布的性格不是很干脆。
他能在当下做出决定,全是因为袁天罡在此磨了足足半年。
此外,更重要的自然是秦羽在国战战场携大胜而归,使直面大秦兵锋的英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以英布的性格,如果不提出什么条件的话,袁天罡反而会怀疑对方是在诈降。
如今,一切都在按照他设想的走,自然也就没必要再瞎操心。
英布不知自己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此刻,他的眼神死死盯着袁天罡。
“平南关虽然重要,可在我身后却还有个剑口关,而镇守于当地的将领则是高长恭。”
“两军交战,我不怕他。”
“可他手上却有一只精锐,百保鲜卑。”
“因此,我希望到时候有人来拖住高长恭,而我则领大军直接拿下更重要的剑口关。”
袁天罡也拥有不低的统军才能,因此不由眼前一亮。
“好主意。”
评价完,他话锋一转。
“当然,此事如何处理,仍须由大王定夺。”
“自今天起,三天内给你答复。”
“我等你。”
英布回答的同时,不知为何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
解决了英布的问题,袁天罡便立刻启程返回武阳。
不是他有多信任英布,而是对方没有骗人的理由。
说实话,如今投靠,绝对要比到时候被打到一头血时再投降要好很多。
身价上,战败的英布绝对没有如今坐镇平南关,携10万精锐之师一同投靠大秦值钱。
至于忠诚问题……以大秦的强盛,一个英布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像慕容垂一样野心较大的家伙,秦羽都敢将其丢到边陲坐镇,便足以见相比起所谓的忠诚,他如今更看重的是能力。
当然,前提是不能大奸大恶。
类似英布一样的名将,虽然多少有点劣迹,可却也不算太糟糕。
此外,招降英布也能起到招牌的效果。
史上真正能做到完美无瑕的人很少。
而秦羽招降英布的行为就相当于降低加入标准,与之前他在国战战场造势起到的效果一样。
只要两者能相呼应,秦羽就算不用刻意去找,散布在寰宇大陆上的人才也会主动找上门来。
以上便是秦羽想要达到的目的,更是袁天罡在此驻留半年的工作与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