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君王犯法与庶民同罪论 出函谷关

“我们就以治国为论吧!”李斯一开口就是论治国。

春秋书院学子吴煜道:“李斯,你口气不小,竟然要以治国为论,你只是一介平民,有何资格论治国之道,即便你学富五车,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论治国,我杂家才是最擅长的,我就来跟你辩一辩治国之道,让你输得心服口服。”

春秋书院是吕不韦开创的书院,为传播他集百家精髓而成的杂家思想,春秋书院的弟子也都属于杂家弟子,可以说,吕不韦已经有了圣人之姿。

李斯孤傲道:“你们在场所有人皆可跟我辩论,只要能辩过我,我李斯就从此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这番话顿时引起一片哗然,李斯太狂妄了,以一人之力舌战群雄,还下了如此大的赌注,一但输了,那就要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吴煜道:“治国当清静无为,为官者不为名利所诱,上忠君王,下抚百姓,为君者,当施仁行义,赏罚分明,亲贤人远小人,上下一心,方能长治久安。”

李斯道:“人之初,性本恶,人生而有欲,为官者非人人皆清静无为,清正廉明,为君者亦非皆贤,如何能上下一心,长治久安,唯有以法约束,方能长治久安。”

吴煜竟是无法反驳,并非是他所读的吕氏春秋不入流,只是他领悟力太差,无法领悟吕氏春秋中的治国之道,不然不会无法辩驳,令他羞愧难当,自认丢了春秋书院的脸面,羞愧之下离开了招贤馆。

这时,农家弟子方悔站了出来,道:“大力发展农业,以民为本,人人耕种,自食其力,君民一心,方可使百姓当安居乐业,使国力强盛,这才是治国大道。”

李斯冷声道:“人人耕种,那谁来戍卫边关,谁去开疆扩土,人生而分三六九等,有平民,贵族,君王,君王耕种,谁来治理国家。”

“兵家有句话叫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草的重要性,若是没有粮草,即便你有百万雄兵也会打败仗,重视农业发展,方能有充足的粮草,如何就不是治国之道。”

方悔却是有点道行,借兵家之言来反驳,突出了粮食的重要性。

李斯道:“别混淆视听,以偏概全,粮食是重要,可非人人耕种,百姓,士兵,官员乃至于君王,都应各司其职,百姓种地,士兵打仗,官员治理,君王社稷,其依旧得以法约束,若是无法,人之恶念得以释放,烧杀劫掠,百姓又如何能安心耕种。”

这番话彻底让方悔无法反驳,被逼入死路,李斯将法彻底融入了治国理念中,因为他坚信唯有依法治国,方为正道,其他皆是小道。

“那若是君王犯法,当如何?”突然,一个角落里传来一道声音。

闻言,众人皆脸色巨变,寻找说话之人,李斯,韩非都是化神境练气士,顿时就找到了说话之人,朝坐在角落里的秦政望去,两人一眼就看出了他的不凡,一身贵气,还是炼骨境武师,李斯开口道:“敢问公子如何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