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 上
易水小镇,从蓟城出来不远处的一个偏僻小镇,再往前不远便是赵国。
燕赵两国多年不曾征战,再加上赵国已经被秦灭。这里也不是兵家必争之地,很多年没有发生过大的战役。
当秦将战争的重心都放在南方的大楚之后,这小镇难免沉寂了起来。
但是孟长生清楚,这个安静的小镇要不了多久,就将归于大秦的版图。
早早起床,两人匆匆用过客栈里的提供的饭食,车夫早就套好了马车等着二位公子起程,出来这么久,便是他也有些想家了。
街道两旁屋顶上的积雪向着天空反射着刺眼的白芒,坐在马车上的孟长生却眯起眼睛,盘算着一会见到那场面,自己究竟应该如何处理。
办完事情的张良自然不清楚孟长生的心思,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受邀参加大燕的送行仪式,太子丹因为夫子的有关系也没有刻意避着张良。
因不过张良知道太子丹的谋划之后还是吓了一跳。
几天相处下来他终是明白了太子丹的苦痛之处,心里细细起来,太子丹除了这样之外,好象也别无他法。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个道理张良自然明白。
有时候他甚至在想,自己会不会为了被灭的韩国而去斩秦王一剑?!
直到太子丹将自己的谋划告诉他,他才明白原来自己跟太子丹竟然是一样的心思,同病两怜的二人,不知道这几天喝了多少壶酒。
太子丹甚至将那把将要去行刺秦王的匕首拿给他看,看着寒光闪闪,淬了剧毒的武器,便是张良也禁不住吸了一口冷气。
他为太子丹的诀绝感到赞叹,更为樊将军的壮烈感到痛心,引颈一剑,这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决心啊!
若不是秦王将樊将军逼上了绝路,只怕换了任何一个人做做不出来这样英勇的决定吧?
至于将要前往咸阳的荆轲,张良更是感叹不已!
身入大秦皇宫身见秦王,这是赴死的决心!
一旦东窗事发,重重铁骑护卫的皇宫,哪是两个燕赵大汉所能抗衡的?
“民不畏死,何以畏秦!”太子丹看着张良静静地说道。
张良看着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问道:“难道,你就不怕我将消息泄露出去?”在他看来,这世间贪生怕死,为了钱财出卖兄弟朋友的人太多了。
太子丹抬起头来,看着他一字一句地问道:“难道你就没有亡国之恨么?”
张良一听顿时无语,端起面前的酒杯喝光了里面的酒,一拳砸在身前的桌台上面,双眼冒出了一道火花。
“此事我自有计较,倘若荆先生失手,下一个说不定说是我张良挺身而出了!”
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张良终是将积压以心头的恨意喧泄了出来。
一丝淡淡的微笑浮上太子丹的唇角,他早已将自己的命运,燕国的命运跟荆轲绑在一起,如果荆轲失手,那么大燕必亡,他必死!
只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手里的箭已经射出去了!
看着眼前张良露出的坚定的目光,他便好生赞叹,赞叹于张良的勇气、胆量和智慧。
太子丹知道自己不如肯前这个家伙,这个事实并不让他有丝毫的气馁,反而让他更加积极地面即将到来的一切,看似凶险却有可能改变大燕亡国的处境。
所以他才邀请张良参加送行大礼,他要张良亲身感受到大燕即将亡国的悲壮,以及民不畏死的决心!
只不过,眼前的张良比太子丹想像中的要平静得许多,从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张良就没有流露出过于惊讶的表情。
太子丹不知道的是,此刻的张良却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去打孟长生的主意。
有好个独自斩了十几个元婴境杀手的妖孽,自己若真的要走上地条不归路的时候,或许只有这个家伙可以帮到自己。
只不过,便是聪明绝顶的张良也想不到,还没等到张良刺秦的那一日,他便跟小灵儿早早地离开了大秦。
当然,这只是后话。
即便张良现在就把自己的盘算告诉人孟长生,估计也不地得到回应。
只是来大秦逛逛的孟长生哪会跟着他去玩刺秦的游戏!
太子丹没有问张良何时会实施自己的谋划,在他看来自己跟荆轲的计策已经是万无一失,只要秦王身上被刺破一个小小的伤口,也必死无疑。
张良也没有问太子丹此行刺秦倘若失手后的打算,他明白无论是刺秦的荆轲,还是身在大燕的太子丹,都做好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打算。
既然如此,便无须再问。
马车压在咸阳的青石板上,发出难听的吱吱声,打乱了张良的思绪。
看着一旁不悲不喜的孟长生,张良忍不住问道:“我说,如果有一天我脑子坏了要去刺杀秦王,你会不会帮我?”
“不会!”孟长生看着他静静地回道。
心想你憋了这么多天,终于还是忍不住将这句话说了出来么?
“你……你这个人有没有义气?真是枉我将你当成兄弟了!”张良看着他气得说不出话来:“话说你不是韩国的人吗?”
“回去问问你家夫子,看看他会不会劝我去,会不会让我妹妹去?”孟长生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换了一种说法。
看着他不相信的模样,孟长生只好叹了一口气道:“于大秦来说,不管谁坐在上面当皇帝跟我都没有关系,我只要妹妹在书院里安静求学就成。”
“如果他们来收了你的酒坊,不许你在皇城卖酒了呢?”
张良看着他,不甘心地问道。
孟长生一愣,看着他笑道:“不卖就不卖吧,眼下我卖酒挣钱,跟妹妹过上几年总是够了,等她再长大一些,大不了离开皇城。”
大秦咸阳,对于孟长生和小灵儿来说,只不过是数着指头过日子的地方,鬼知道下一刻会不会就要离开这里。
张良被他一怼,顿时气得说不出话来!
“看来你就是一个没有追求,没有血性的家伙,我真是错了你!”张良气得脸都发紫了,恨不得扑上去跟他打一架才好。
“唉!”孟长生叹了一口气,看着他悠悠地说道:“每逢大事要静心,夫子难道没有教你这个世界要用心去看么?”
张良一愣,看着他怔怔地说道:“放屁,我都从在秦顶风冒雪来到了在燕,难道还不够用心么?”
孟长生一听,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伸手指着他的胸口笑道:“你是猪脑子么?我说的用心是让你用心去看这个世界,而不是用你这双看似清彻明亮的眼睛!”
张良被他一说,顿时有一种被人笑话白读十年书的感觉。
气得白了他一眼,回道:“我若不是怕打伤你没办法跟小师妹交待,我现在就想要揍你一顿!”
从他离开韩国以来,还是头一回被人笑话!
而且笑他的人还是一个连书院都没进过、一个卖酒的小掌柜。
望着眼前的少年,张良忍了又忍,看着他说道:“这事没完,等我回到书院跟夫子好好请教一番再来跟你理论!”
孟长生掀开车帘,望着蓟城黑压压的城墙,心里升起一种淡淡地悲伤。
用不了多久,大秦的铁骑就会北上,踏破这座热血之城。
而那个怕死的燕王,竟然杀了自己的儿子献给秦王,只为了换取不被亡国……想到这里,孟长生顿时觉得人生好无趣味!
数年千过去,成王败寇的故事一再上演,看得孟长生再不愿意去劈空海的那座书山,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历史啊!
写来描去,全是人吃人!
关于我从何处来?要往那哪里去!可去不可去?能来不能来?
关于有与没有?以及够与不够!关于爱与不爱?以及该与不该!
关于曾经瞻前而不顾后?或者关于顾后却忘了前瞻!
戏说下来,便是后人将前的的故事演了再演,后人将前人的故事叹了再叹,却总也学不到教人的教训,得不到前人的经验!
“俱往矣!”
孟长生手指一弹,将厚厚的车帘关上,从此大燕不再入我的梦里。
看完了大秦的风景,他在想老道士会不会将他扔回洪荒世界,还是让他回黄泉村再去修炼几年?
而跟在自己身后的小灵儿最后要如何处理?
难不成把她带回黄泉村,告诉孟姨说:“娘,这是我从落洪荒世界里捡回来的妹妹?”
想想其实也不错,于少精卫和小舞不会反对。
多一个小伙伴,她二人自然高兴。
小灵儿回到自己的家里,肯定也不会反对,毕竟她一下子就多了二个姐姐……
思来想去,不觉中孟长生靠在车窗边上睡了过去,便是从帘缝里吹进来的丝丝寒风,也影响不到他入梦的决心。
寒风入我梦,梦里回大唐……
那一日,在长安城中,大师姐的府中。
将要离开皇城之前。
婆婆将府上众人解散的第二天夜里,亥时十分。
一身黑衣打扮的云雨回到了自己的府中。
而这个时候的孟长生,正在跟婆婆商量接下的计划和行程。
看着一脸憔悴,满脸泪痕的大师姐,便是见惯了生死的孟长生也禁不住叹了一口气。
轻轻地呢喃道:“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去者已逝,大师姐接下来我们将要面对从哪道城门杀出去。”
说完这句话,孟长生已经从之前的一缕忧伤之意换了上冷若冰霜的冷酷。
想必此时,整个长安城已经戒严,无论那道城门都有重兵把守。
既然没有离开之路,那便要挥起屠刀,杀出一条生路来。
杀破道!
听了孟长生的一番话,云雨接过孟长生递给他的手巾擦去了脸上的泪痕,恢复了女王的姿态。
只是一瞬间,便回到大唐的皇后娘娘。
看着婆婆和孟长生说道:“我们要往西而去,那便不能明着攻打西城门。”
孟长生点了点头,回道:“就算杀出了城门,也容易被追赶的大军烦死。”
婆婆想了想,静静地说道:“那便从北门离开吧,等我们出城离开了五十里后,再往西而去。”
孟长生叹了一口气道:“如此一来,就要委屈婆婆跟我们一起骑马了。”
婆婆看着他笑道:“你不会以为婆婆已经老到连马都跨不上去了吧?”
云雨轻轻地点了点头,拍了一下桌子:“如此,明天辰时,我们就一路往北城门杀过去,管他洪水涛天,不管了!”
孟长生一听笑了起来,轻轻地说道:“说得好,我离开千岛国的时候,也在大海船上跟师傅一起杀了十几个杀手,挣了不少的金币。”
说完,看着云雨说道:“只是可惜了大师姐这处宅子,事发突然我们只来及将下人和管家谴散……”
云雨摇摇头,轻声说道:“够了,至少你让他们安全的离开,这就够了。”
婆婆也跟着说道:“钱财不过身外之物,等到了白雪城,还怕没有么?”
孟长生哈哈一笑道:“我娘说过,风吹鸡蛋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