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纷至沓来

徐歇看着院子里的一片狼藉,心中微微有些触动。

然后他便动作麻利地开始在四周搜查起来,魏神君仓促离去,那尊鬼物在此处留下的家底自然就归他了。

这也是魏神君对于将少年牵扯到此事中的补偿之一。

两人对此心照不宣。

徐歇先是捡起了鬼物的那把翠绿飞剑,又在四处搜刮一番,在一间屋子的床板下翻出了一大堆物件,他已经察觉到附近有几道强横气息正在靠近,青衫少年一股脑的将其拿走,然后迅速回到太平巷祖宅。

自从少爷被那魏神君带走之后,老杨便一直在门口张望,终于见到青衫少年的身影后。

老仆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少爷,我刚听着那边声势不小,您没出什么事吧。”

徐歇手中提着一个麻袋,里面装着的都是刚才在那破败院落里搜刮的物件。

他看了眼对门,压低声音道:“进去说。”

回到屋内,主仆二人相对而坐。

老杨从袖口取出一张符箓,随手一挥,符箓自动飞出,贴在了门上,其上散发出一道道灵韵涟漪,将整个房间笼罩起来。

此符是由山上仙家中常见的敛息符化用而来,使用之后,可以在小范围内隔绝外界窥探。

徐歇开始讲述今晚发生的事情,又将那堆东西放到老杨面前。

老仆看过之后,笑着感慨道:“不愧是蜀山叛徒,这家底确实不凡。咦,这家伙既然有储物法宝,为何还要将这些多年积攒下来的家底放在那床板下。”

老人举起那堆物品中的一枚形制古朴的玉佩,神色疑惑,端详片刻之后,他恍然大悟。

“原来是一件残损的储物法宝,怪不得。”

老仆的脸上出现了一抹自信的笑容,“少爷放心,用不了几天我就可以帮你修复这件法宝。”

然后又从那堆物件中挑出三件递到少年面前,“少爷,刚才我仔细探查一番,这三件东西最适合现在的你。其余的就先留着,以后再说。”

少年点点头,他与老人相依为命多年,对其信任无比。

老杨离开之后,少年便开始研究对方挑选的那三件物品。

其中之一,正是刚才那把翠绿飞剑,此剑长约三寸有余,灵韵充沛,剑气如丝。除此之外,还有一只白玉大印,印纽是少年从未见过的一种异兽。以及一粒干瘪黝黑的种子。

少年继续盘腿坐在**,经过刚才那一战,他体内的九尾赤甲金鳞已经被炼化了一条,那座窍穴气府之内,也已经被精纯灵气充斥。

他现在要做的便是炼化眼前这三件仙家宝物。

————

时间飞逝,已是两天过去。

这几日以来,神池镇每天都会出现不少生面孔,这些外来者每天在小镇各处探访,打听谁家有那种天资聪颖的孩子。探明之后,就会登门拜访。

徐家也有几人前来拜访,但都被老杨赶走了,吃了几次闭门羹,那些家伙脾气倒是不差,并未恼羞成怒。

后来据说是学塾的陈先生亲自出面,找上了外来者中的几个领头之人,然后就再没人来了,不仅徐家,其余那些要前往书院求学的读书种子的家中,也再无人打扰了。

此事在南境算不上奇怪,毕竟每过几十年就会出现一次。

清晨时分,徐歇推门离开家,朝着镇子口牌坊那边的大槐树下走去。

先前魏神君答应了青衫少年可以前往那边补充自己损失的气运,按照徐歇的性格自然不会客气。

就在这时,对面的院门突然打开,里面走出来一个鹅蛋脸的少女,柳眉轻裁,香腮玉容,不过脸上现出一抹苍白之色,整个人显得病恹恹的,我见犹怜。

“陆矜暮,你要出门吗?”

青衫少年笑着打招呼。

少女抬头看了他一眼,眉宇间的愁丝散去几分,淡淡一笑,“是呀,我家有个远房亲戚要接我跟嫂子去外地,徐歇,过几天我就要离乡了。”

“原来如此,那祝你以后平安顺遂。对了,你身上的这恶疾李郎中看不好,到了外面的大地方,找个好点的郎中,一定会痊愈的。”

“那就借你吉言了。”

少女眯着眼微微一笑,百媚千娇,柔情似水。

两人边走边聊,朝着镇子外面走去。

在临近巷子口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身材高大的少女,她身后还跟着一位气质儒雅的中年人。

这个姑娘与陆矜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面容精致,不施粉黛,扎着丸子头,眉宇间带着几分英气,看上去格外干练爽利,别具风情。

两人各有千秋,陆矜暮温婉如水,我见犹怜,对面的少女则是英姿飒爽,清幽如兰,但总体而言,不分上下。

徐歇笑着问道:“夏青枝,你这是干嘛去了?”

对方看了一眼青衫少年,又瞥了一眼他身旁的陆矜暮,没好气地说道:“没干嘛去。”

然后带着身后的中年人继续朝前走去。

徐歇摸了摸鼻子,不知道这丫头今天又发什么疯。

倒是夏青枝身后的那个中年人在经过徐歇两人身旁的时候,朝着二人歉意一笑。

青衫少年笑着点头回应。

其实,夏青枝家也住在太平巷中,徐歇和两个少女算得上是一起长大的玩伴,他跟对方的关系都很好,倒是两个女子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并不融洽。

走出巷子口,徐歇朝着大槐树那边走去。

陆矜暮则是前往另外一边接她家的亲戚去了。

来到大槐树下,他一扭头,看到学塾方向走来一个面容黝黑、身板笔直的少年,行走间气息沉稳,周身散发出淡淡的浩然正气。

“沉舟,你要去哪啊?”

徐歇喊了一句。

李沉舟看到青衫少年之后,顿感惊喜,“徐歇,先生让我去接一位同门师弟,对方今日抵达小镇,从京城而来,好像来头还不小。”

李沉舟正是陈先生在小镇外面捡回来的那个孤儿,之前陈先生还让徐歇在前往书院之后对他照拂一二。

徐歇点点头,当年在学塾蒙学的时候,他就对李沉舟的观感不错。

两人交谈几句,李沉舟朝着镇子外面走去。

等到看不见对方的身影之后,徐歇环顾四周,发现并无旁人,便在心中轻唤一声。

“青淮前辈,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