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好一个读书人

南楚长安城中,刚刚从冀州回到京城的崔云鹤并没有直接去面见那位九五之尊,而是回到了自己的住处,让下人打理一番好久都不曾有人居住的屋子,又唤来已经成了自己书童的天罡卫,为自己研磨墨宝。

“崔秀才,你这是要写什么?”天巧,实际年纪不知如何,只是身材依旧如同孩童一般,在天罡卫之中,算不得位列前茅,只能算作一个精通刺探情报的死士,实力虽说在天罡卫中属于中等,但在江湖中仍旧是有一席之地的。

且再加上如此外貌形态,云白谷将他放在崔云鹤身边,还是比较放心的,毕竟没有人会看得起一个孩子能做什么。

崔云鹤换了一身儒士袍子,坐在椅子上,目光落在书案上铺平的宣纸上,略微沉吟片刻后,接过天巧递过来的毛笔在宣纸上一番书写。

天巧伸长脖子想要看清楚,当看到宋慧山三个字后,目光流露出一副了已然的样子,本以为是在为那些战死的武将请功,没想到是在为给宋慧山追封谥号。

“好端端的一个半步儒圣,如果能先一步撤出顾江,之后的冀州正面战场绝对能发挥出不一样的作用,甚至就不会死这么多人了。”天巧撇了撇嘴,对于宋慧山的毅然赴死,在他看来,只是浪费而已。

“人与人不同,他兴许也看出来我所安排的深意,他若是在冀州战线活下来,不管是南楚皇帝还是北辽女帝,他们都不会放弃冀州战线,特别是咱们的那位年轻皇帝,一定会将重心彻底放在冀州,甚至连幽州都不会在过多询问,毕竟那可是一个儒圣,就算只是半步又如何,一般的武将,谁能敌得过他?又或者大型冲阵之时,谁又保证宋慧山不能翻山倒海,给予北辽最大范围的攻伐?”崔云鹤声音不咸不淡。

“话在说回来,就算宋慧山遵守三教不入凡俗的规矩,在他已经知道我崔云鹤明摆着就是跟我师父皇甫良才两人合力就是要拖垮冀州战线,你觉得,身为南楚文官一脉富有话语权的宋慧山,能做到视而不见?还是说拉他下水?

都不现实,而正是宋慧山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选择死在冀州,毕竟说到底,他只是个文官,而我,会成为下一任首辅,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是如此呢?”崔云鹤终于写完了那封为宋慧山在内的所有战死冀州的武将追封谥号的奏章,轻轻呼气,将墨迹吹干,小心翼翼的卷起藏入袖中。

天巧在一旁并没有说话,而是觉得若自己是宋慧山会如何,可想来想去,扪心自问自己做不到宋慧山的大义凛然,真有可能与崔云鹤同流合污,坑杀南北士卒后,只为了自己的官运亨通以及性命无忧,心中不免有些佩服这个极其重规矩却仍是选择坏了规矩而死的宋慧山。

崔云鹤离开了自己的宅子,并没有坐轿子,而是沿着中轴大道,朝着皇宫方向走去,沿路之上,国泰民安,尽收眼底,可唯独宋慧山却如何都高兴不起来。

入了皇宫,崔云鹤心思也没有轻快半点,在一位老太监的引领下,直接来到了御花园,此时的李毅正跟皇妃江轩两人在御花园中赏花,江羽此刻并不在此处,之前皇帝李懿给了江羽一个后门机会,想必现在江羽已经去安排那些人前往禹州了,所以一连好些天就连江轩都没能见江羽几面。

崔云鹤来到皇帝身前,恭敬行礼之后,没有着急拿出那份奏章,而江轩毕竟也来了皇宫好些日子,自然对于皇宫中一些不必说出口的规矩心知肚明,小声告退后,也直接离开了御花园,一并还有御花园中的宫女太监。

李懿目光看向崔云鹤,双目微微眯起,也没有着急开口,良久之后,李懿脸上多出一抹笑容说道:“崔大人,若不是你主动来见朕,朕就要治你一个抗旨不遵的罪名了。”

崔云鹤面色平淡,没有开口为自己辩解,而是说道:“陛下,冀州如今已经彻底退出两朝战事,这是战死冀州战线的功臣,还请陛下追封谥号。”

崔云鹤说着,将袖中那封手写奏章恭恭敬敬的递给李懿,李懿接过奏章,只是简单浏览之后就放在一旁。

“这件事崔大人就不用管了,朕已经命人去筹办了,崔大人,既然冀州战线已经彻底崩盘,你认为我朝之后的重心应当放在何处?”李懿双手搁在膝盖上,目光之中带着试探。

崔云鹤闻言微微挺直了身板,没有丝毫遮掩说道:“微臣觉得,应该放在禹州。”

“为何?”李懿脸上露出一副戏谑之意。

崔云鹤却没有说什么,甚至连一句解释都没有,只是沉默的站在那里。

李懿等了半天也没等到崔云鹤的回答,脸上的戏谑退去,多了一丝冷漠说道:“那朕是否可以这么想,冀州战线的失利,是你这位前身紫恒天首席客卿的幕僚为了保全紫恒天而刻意与北辽同流合污呢?”

崔云鹤依旧不说话,不辩解也不承认,只是站在原地,李懿脸上浮现出一抹怒意,猛然一巴掌拍在身侧的石桌上,他怒喝道:“崔云鹤!你当真不想解释?你可知若朕当真如此想了,你便是死罪!”

“君让臣死,臣如何不死?”崔云鹤只是默然开口,仍旧没有为自己开罪的意思,只是拱手作揖,转身欲走。

看着崔云鹤离去的身影,李懿更为恼火,却又不能就真让崔云鹤领罪去死,只能冷哼一声,喝住崔云鹤:“你这是在跟朕置气?只在怪朕太过将重心放在冀州?”

“微臣不敢。”背对着皇帝的崔云鹤声音平淡。

“哼,朕知道你之前是在为紫恒天共事,所以有一些偏心紫恒天,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只是这一次冀州战线的失利,更是之后抗旨不遵,现在这样是让朕难堪吗?”李懿面色越加冰冷。

“微臣不敢。”崔云鹤依旧言语平静,并未转身。

“不敢,不敢,不敢,你崔云鹤还有什么敢做的,如今你即将任职我南楚首辅,如此犯错,你让朕如何能够安心放任你执掌大权?”李懿深吸一口气,勉强平复内心的愤怒。

“若是陛下依旧对微臣心存芥蒂,这首辅位置,微臣可以让与他人去做,反正已经在这长安城之中浑浑噩噩好些年,即便是老死不得志,也无妨。”崔云鹤背脊挺直,声音波澜不惊。

李懿被崔云鹤两句话噎的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只是不断深呼吸用以平复心情,良久之后才缓缓开口说道:“崔大人之前在紫恒天,心中偏向紫恒天朕不是不能理解,但既然崔大人要继任首辅,应该站在我南楚的位置去看一看,并不是朕不能容忍一个江湖门派存于世间,

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算是个天下第一的江湖门派,朕又怎么可能容忍不了,但一个天下第一的门派中有一位天下第一,换做任何一位君王,都会寝食难安,特别是当皇帝还与那位天下第一有隔阂仇恨,即便现在遭逢乱世而不得不站在统一战线,但战争结束之后呢,

到了算清账的时候,你觉得,他一个天下第一,杀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皇帝,很难吗?还是说你崔大人能用半个天下的人的性命担保,那位天下第一一定不会对朝廷动手?”

这次轮到崔云鹤无话可说,李懿所说之言语,他身为早些年在紫恒天发家的幕僚能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些年的风风雨雨不都看在眼中,若是他当真能够保证的话,又何必会让一切发展脱离掌控呢?

“朕会让人追封这些人的谥号,只是希望崔大人,既然上任首辅的事已经是板上钉钉,那便请崔大人明白,认清自身位置,就算是不为了南楚庙堂,也为了南楚百姓,天下百姓。”李懿说罢,便不再说什么,端着手边茶水一饮而尽。

崔云鹤转过身,目光看向这位年轻皇帝,世人都觉得李懿如此针对紫恒天,只是对紫恒天心有怨气,毕竟身为天子,让人不会让自己心中不顺,故而刻意针对也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只是这一切背后的原因,也只有这位年轻皇帝自己知道,他只是做了一个所有皇帝都会如此做的谋划而已,谁都怪不了。

离开了御花园的崔云鹤种种呼出一口气,原本写好了那封奏章,崔云鹤就已经是心存死志,毕竟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看着都很正常,但却经不起推敲,特别是在自己接到圣旨之后,仍是选择抗旨不遵去见一见皇甫良才后,原本正常的战事失利在有心人眼中已经变成了崔云鹤暗中联手皇甫良才的恶意谋划。

皇宫之外,打扮成书童的天巧百无聊赖的坐在街口边,一手拿着一张羊肉饼,一手端着一碗粉丝汤,吃的正香,余光却瞧见崔云鹤从皇城之中走出,三两口解决羊肉饼,一口闷下碗里的粉丝汤后,屁颠屁颠的跑到崔云鹤身边。

“你这小子,不老实待在府中,来这里做什么?”崔云鹤瞪了一眼天巧,眉头微微皱起。

“嘿,崔秀才,我可是担心你,你就这么感激我的?果然啊,你们读书人就是嘴硬。”天巧笑眯眯的站在崔云鹤身边。

“读书人,好一个,读书人啊。”崔云鹤哑然失笑,背负着手,往前走去。

长安城里,临近太和街的一间私塾里头,有个年纪不知几何却两鬓斑白的文人推门而入,看着那些高谈阔论,衣冠大袖,腰玉琅琅的读书人,只是嗤笑一声,开口带着讽刺:“说的真好啊。”

那些刚才还在讨论天下大事,说些什么要是换做他们去到边关出谋划策,什么北辽铁骑,南蛮武夫的,凭借他们的胆气学识,加上他南楚鼎盛国力,又怎么会死这么多人。

这位姓崔的中年文人在一个小书童的搀扶下,缓缓走到一张椅子前头,毫不客气的一屁股坐下,半眯着眼,也不说话。

这群读书人里有个身着清灰大袖的年轻男子猛的认出了这位文人,连忙拽了拽身边准备当出头鸟的同僚,眼神示意却无任何作用。

那年轻男子的同僚走到崔云鹤面前,只是轻蔑的看了眼崔云鹤后,抬手竟是推搡了一把崔云鹤身旁站着的书童,却被那不起眼的书童一脚踹在肚子上,顿时这位高大男人竟是直接被一脚踹飞老远,撞到了一大片桌椅板凳。

“说啊,继续说,我到要看看,这长安城里的读书人,能不要脸到什么地步。”崔云鹤终于抬起眼皮,不过并没有看被踹飞出去的年轻男子,而是开口继续讽刺。

也不知道是刚刚小书童那一脚震慑住这些人,还是有人认出了这个中年文人后小声互相提醒,都不在说话,一个个站在那里,头颅低垂,大气都不敢喘。

“什么时候,在这安稳的长安城里的读书人都这么不要脸了?

你们去边关做谋士?

哈哈哈,这是打算让北辽,让天下,让民间百姓都活活笑死?”看着这些读书人,崔云鹤没来由的生出一股子怒气。

“我早些年来到长安城,便是还未到这,心里头就有个愿望,不,应该也是那些真正读书人的愿望,那就是有朝一日能跻身庙堂,为天下读书人谋条生路,定要让天下百姓,想读书的读的起书。”崔云鹤极力压制那股怒气,开口冷淡至极,紧握双拳搁在膝盖上。

“可如今的读书人呢?一个个夜郎自大,整日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的做派到是十足,

可真要让你们丢了手里的书,提刀上马,冲阵杀敌的时候你们又有谁敢冲在头一个?

书中有山有水有天下,无仁无义无良心,好一个读书人啊。”

“我且问问你们,你们知道边关之外树了多少衣冠冢吗?兴许到了今天比你们国子监所有石碑上的字加在一块都多。

你们知道那些人为什么这么拼命吗?当那些战死沙场的人都是傻子不成?还是说当真是为了你们这群喂不熟还不成器的白眼狼?

平日里,那句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话都喂到狗肚子里去了?

我呸,他们要是知道了,早就先用你们这群只知道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狗屁读书人祭刀去了!”

崔云鹤越说越生气,猛然起身,抄起桌子上的几本书朝着那些读书人砸了过去,那些人也不敢闪躲,一个个眼中闪烁着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