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四、战时盟约(11)

我脸上一红,虽然我接管长沙郡已多日,但这个情况却才知道,实在也有点说不过去。

杜袭道:"酃县的事可以缓缓再说。现在是如何应付江东的伏兵。"

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徐庶身上。

徐庶道:"我看酃县和江东之兵是一件事。现在我们只要即刻派出酃县新任县长,前往赴任,此事就可以解决了。"

和洽道:"军师是说,让江东之兵知道我们对他们的谋划已有准备?"

徐庶点点头:"我瞧那朱然虽然年轻,却极聪明,只要酃县新任县长上任的消息传到他耳中,他就该知道,我军对他们的行动计划已有所防备,定然不敢继续实施这个偷袭的计划,很可能转而北上,与豫章周瑜军会合,如主公所言,去袭击夏口城。那样虽然有风险,但黄祖却和今日之前的我们一样,毫无准备,成功的机会也是很大的。"

桓阶沉吟道:"但这酃县县长的人选,却很难找,既要机警善辩,能审时度势,自如应付可能的意外事件,又需有治才,能迅速整合当地的防御能力,才能退吴军,安地方。"

和洽身为镇军大将军府主簿,对人才情况非常了解,立即便道:"长沙目前没有这种全才。战乱之时,择要而选。我看这县长只要善于言辞,能惊退吴军即可,是否能治理酃县,倒非重要。"

桓阶久管长沙人事,自然更是清楚,道:"阳士所言,也是道理。"

徐庶道:"我有一人选,倒是符合伯绪的条件。"他在提出派遣酃县县长的时候,就已有所思量。

和洽和桓阶齐声问道:"军师心属何人?"

"正月时,赵楷先生荐来两位少年,阿杰已在军中发挥巨大作用,另外一位,却还赋闲镇军大将军府内,尚无任用。"

杜袭道:"军师是指那南阳邓芝?"

"是啊,你们以为如何?"

和洽犹豫一下,道:"邓芝虽然有才,而且口才便给,不过是不是太年轻了?"

徐庶道:"那江东朱然不过双十年华,已然独当一面。邓芝比他还大两岁,如何就做不得这酃县之长?"

我点点头,心想:"徐庶的眼光,真是锐利,倒和我不谋而合。"

邓芝果然极是合适,不过我是想到那人日后作为蜀国代表,出使刚刚血战之后的仇国,居然能达成协议,奠定吴蜀三十年联合抗魏的合作基础,而且此后更做到蜀国的大将军,不管是口才方面还是治才方面,潜力自然极强,做一个小小的酃县县长,还不手到擒来?这般倒转推理,比之徐庶差得远了,自然不值一提。

和洽和桓阶互相看看,主公既然同意,他们便都再无异议。

杜袭盯着地图,忽道:"军师,吴军偷袭不成,必然死攻江夏,我们是否就在旁边观战?"

徐庶道:"子绪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