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故人归来
初秋悄然降临的某天,泗水两岸皆染上了一层浅浅的秋色。墨翟披着单衣来到庭院内,看着悠悠飘洒的落叶,心里莫名升起一阵惆怅。
此地正处滕国都城热闹非凡之地,乃是国君特别赏赐给墨翟的一处宅邸,往后墨翟便在这里长住下来,偶尔才回墨城去。名义上是为了右城军的训练管理事宜,但实际上右城军已经可以在墨者和吴子桓的打理下运转自如了,因而墨翟时常想念着回到墨城去居住。
但如今他却很难照自己的意思行事了。国君曾不轻不重地提醒墨翟,既然已获得滕国的贵族身份,自然是要以久住都城为好,不然若是受了他人猜忌和排挤,日子只怕不会太好过。
这话与其说是建议,不如说是直白的威胁。墨翟知道,威胁他的并非是国君,而是国君以下一大批眼红墨翟地位的公卿,问题根源还是在于墨翟年纪太轻,升迁太快,很难不遭忌惮。
而为了避免旁人闲话,墨翟甚至连要骊也避而不见了。两人的上一次见面,还是在一个月前,墨翟跟随右城军返回都城,在国君迎接将士归来的庆功宴上,远远听要骊弹奏了一支古曲。两人隔着重重人潮对视一眼,立刻感受到周遭审视和狐疑的目光齐聚过来,于是又不得不移开彼此的视线。
墨翟清晰地感觉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刻,这都城内的某些气氛也在悄然变化着;自己与要骊之间的距离,也在悄然变化着。
在闲居都城的日子里,墨翟终日百无聊赖,唯有打造一些简易的小工具打发时间。好在公尚过也正在都城内养伤,闲来无事的日子里,墨翟至少能找到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
而这段日子里,公尚过几乎成为墨翟与要骊之间的信使。两人有意无意地选择在不同时间来见公尚过。要骊回回说是来关心伤势,却总会问些与墨翟相关的问题;墨翟来的时候,又少不了要打听打听要骊的近况。一来二往的日子久了,公尚过恨不能这刀伤干脆复发,要了自己的小命好了。
实际上,除开要骊与墨翟二人,时常前来见公尚过的,还有那个宋国国君的小儿子杵臼。击破鲁军之后,他率领宋军一部驻守滕国都城附近,进一步监视鲁国动向。而没有战事的日子里,他开始不时前来拜访公尚过。
公尚过注意到,杵臼对墨家的机关术似乎有着格外的兴趣。依照杵臼的说法,击破鲁军的那一夜,他亲眼看见了鸾鸟在战场上的巨大作用,大受震撼。只是令杵臼不解的是,鲁军退兵之后,墨家再也没有将鸾鸟搬出来使用过,打听下来,似乎是国君对于此机关极为不满。具体不满在何处,也没人说得上来。
杵臼倒是盼着能见上墨翟一面,但墨翟出于某些原因,却一直抗拒与他相见。杵臼几次上门拜访,墨翟都以“一国少司空不便私下会见他国大将”为由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