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药被人动了手脚
“母亲,我若告诉你是蔺稚骗我去的麝山,你信吗?”蔺姜南一脸正色。
裴意见她不像随口一说,问:“她为何骗你啊?你们不是向来感情很好嘛,虽然稚儿是过继到我膝下的,但是她待你却是真真的好。”
闻言,蔺姜南有些失望的垂下眼。
她就知道是这样……
“母亲就当是我胡言乱语的吧,蔺稚心性善良,温柔懂事,是我小人之心了。”
裴意听出了她话语里的置气,解释:“姜南,母亲不是不信你,但是你得说个理由让母亲相信不是?稚儿的爹在她还没出生时就不在了,你姨母为了不耽误她日后长大寻个好人家,便过继到母亲膝下,虽然随了国公府姓,但是名字并未登入蔺家族谱,到底在国公府她也是个外人,母亲总不能什么证据都不拿就去指责惩处她吧。”
蔺姜南委屈道:“我没有要母亲指责惩处她,我只要母亲相信我,坚定的站在我这边。去麝山采摘灵芝就是蔺稚哄骗我去的,是她说上面有千年灵芝,只有亲生子虔诚去取才对母亲的肺疾有效,我们到了山上后不久就遇到了野狼,蔺稚却不见了踪影。”
“母亲难道不奇怪吗?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子,蔺稚偏偏完好无损回来了,我却差点葬身狼腹,那狼就单单盯上我了,还追我到悬崖也不死心,半点没有折返去追蔺稚。”
蔺姜南一字一句铿锵有力,神色坚定,并非只是怀疑,而是认定这一切是蔺稚有意为之。
她的眸中蓄着热泪,定定地注视着裴意的眼睛:“母亲,您的梦也许并非是梦,差点就成真了,女儿在麝山九死一生,若非是女儿滚下了山坡,野狼早就啃了上来,发生的这一切蔺稚都难辞其咎!”
裴意听得心惊肉跳,脸色煞白。
她不敢想象姜南如果真落得同梦里一样的下场,她该如何接受。
“姜南!”裴意紧紧握着她的手,“母亲相信你,稚儿现在回你姨母那里去了,等她回来,母亲一定会查明真相给你一个交代!”
“可是父亲估摸着会做和事佬,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家也不是只有你父亲说了算,我也是当家主母,小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我的宝贝女儿受了委屈,我不可能放任不管!”
蔺姜南点头,抱着裴意没忍住哭了出来。
还好这一世有母亲向着她,她一定不会再让母亲被人陷害离奇病故!
“夫人。”桂嬷嬷领着人走进来,“陆神医来了。”
陆行白手提药箱,一身白衣玉树临风,眉眼和煦带笑温文尔雅,朝裴意母女礼貌点头。
“国公夫人,蔺姑娘,在下是奉首辅大人的意思来给蔺姑娘瞧伤。”
裴意连忙将人迎进来:“陆先生,真是劳烦您来一趟了,只是姜南伤得颇重,我知道陆先生神医妙手,您来治,我放心,我定然也不会让陆先生白白问诊的,已经准备了一点薄礼。”
裴意示意桂嬷嬷把小箱子拿来,里面放满了珍宝首饰。
蔺姜南打量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些都是母亲从她自己嫁妆里拿出来的,价值连城。
“这些都是我从镇国将军府带来的一点心意,陆先生不要嫌弃才是。”
陆行白只笑了笑:“国公夫人不必如此客气,医者仁心本是分内之事,陆某在庄府和蔺姑娘一见如故,这小妹妹我很是喜欢,自当尽力医治。”
听他这么说,裴意也就放心了。
陆行白是庄卿的人,别说是寻常人家求医问诊,就算是皇帝陛下生病让他进宫,也得八抬大轿请进去。
既然他这么说了,那就自然是庄卿的意思,她也就不再有顾虑。
但是……
她从箱子里取出一个刻有鹤纹的玉佩,塞到陆行白手里。
“这是先帝赐予家父的,现在赠予陆先生,先生就不要推辞了。”
陆行白微微一笑,大概明白国公夫人的意思。
看似是送给他的礼物,其实是有意向首辅递橄榄枝,让他帮忙传话。
他家大人果然没猜错,她们母女已经和国公府生了嫌隙。
陆行白拱手道谢:“那陆某就不推辞了,先给令媛看看。”
“好好好!”
陆行白解开蔺姜南伤口上的纱布,鼻头微微一皱。
“蔺姑娘最近用的什么药?”
裴意应答:“昨日府医来看过,给姜南上了一点药,这药是我亲自让人去外面买的,可是有什么问题?”
“这药止血没什么问题,只是里面多了一味幽魂草,此药无色无味难以察觉,若是长期日复一日用下去,新肉旧肉腐烂,伤口只会越来越深。”
闻言,裴意一惊。
她如此小心翼翼还是让人钻了空子。
反观蔺姜南的冷静平淡,陆行白不由得多打量了她一眼。
蔺姜南只淡淡地问了一句:“幽魂草用久了,我是不是就会彻底残废?”
“蔺姑娘很聪明。”
“那这该如何是好?!”裴意很激动。
“国公夫人不用着急,这药现在发现也及时,以后蔺姑娘就用我的药,只是不知府中有谁居然想害国公爷千金,以后煎药端药,怕是得国公夫人亲力亲为了。”
“不。”蔺姜南毫不犹豫拒绝,“让下人来,就让他们来!”
她现在还不能打草惊蛇,就得让老太婆和渣男父亲得手放下戒备。
幽魂草这等稀罕物,也不能白白浪费了。
陆行白给她处理完伤口离开后。
蔺姜南开口:“母亲,看来您梦见的果然没错,府医真的在我的药里做了手脚,在堂堂国公府里,他居然胆大包天对我下手,他就不怕被父亲和母亲发现吗?”
裴意蹙紧眉头思绪游离,一脸心事重重。
须臾她唤来桂嬷嬷:“桂嬷嬷,国公府里还有多少从镇国将军府带来的人?”
“回夫人,当初一同陪嫁过来的五百人有三百人在裴大将军离世后您允许告老还乡了,还有两百个年轻的也在过去十几年陆陆续续被老太君安排离开了国公府,现在国公府已经没了镇国将军府带来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