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配眼镜
见到阿环没有理自己,阿斗哎呦哎呦不停,“朕的头,好晕呀。”
一边偷眼撇着刘环,一副为什么朕没有的架势。
刘环看出来他的意思,径自不想理他。
“这眼镜是为诸葛丞相定制的,跟你视力不一样,带着头晕头疼都是有可能的。”
但还是吩咐翠屏拿上来一个东西,细细的圆筒。
刘禅一下生龙活虎跳起来,一下拿过那个竹筒,皱着眉看着,自己这个好像不论材质还是用心都比不上相父呀。
不由拿着这个竹筒晃来晃去。
刘环生怕他给晃散架了,上前拿起就指导其用法。
刘禅往远处一看,顿时一惊,“嗨呀,那是什么?”
整个人叫完有一点点的扫过去,不一会儿更是整个人跑到了远处一个柱子旁,扒拉半天,看来看去。
然后更是让墨研就站在那里,自己跑回去,从远处看去。
“嗨呀,真是神奇,这东西确实比相父的看的清晰多了。
那么远的细小纹路都能看到。”
“那哥哥你觉得远处敌军动向呢?”
刘禅一拍大腿,“对呀,要是有这个东西,我军比别人不知道能远看多少。
那还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说着继续看了起来。”
诸葛亮也已经研究清楚了自己的眼镜,听到刘禅和刘环的话,当即明白,“莫不是此物可远眺千里之外。”
说着又两手拿下自己的眼镜。
“若是如此,何必为老臣眼镜浪费这副镜片。若是能让战场将士对敌军动向动若观火,老臣这视力又有什么可以说的呢。”
刘禅此时回过来神,“相父可堪比十万军马也,镜片还能找,相父能看得清是最重要的。”
诸葛亮看着停下来的刘禅认真的眼神,感动之情涌上心头。
陛下是真的把他当作相父看待呀,不枉他一心为主,连丞相大位都能一分为二,稳定朝堂。
权倾朝野本就非他所愿,如今得遇如此两个明主还有什么遗憾。
诸葛亮刚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动之情,刘禅就又转过身去研究自己的这个什么千里目了。
于是这天丞相府下属官员都见到了,丞相大人带着一个奇怪的东西,原本浑浊的眼镜恢复了清明。
原本的摸鱼行动被丞相大人一眼指出。
那些人看着诸葛亮眼镜中不时闪过的精光,瑟瑟发抖,兢兢业业的工作。
今天丞相府下命令的速度非常快,让本来习惯慢节奏的下面人纷纷不适应。
倒也不是没有人打听,但是听说是公主和皇上送给丞相的,心里暗暗嘀咕,回头自己定也要搞一个来看看。
当天确实没有人来找诸葛亮,但是等到第二天大朝会散后,几个老臣实在忍不住好奇了。
纷纷围着诸葛亮,倒要看看什么妖物,让今天的丞相大人老远就能看见他们,跟他们打招呼。
他们看着今天一副奇怪装扮的诸葛亮,还有那羽毛扇都快飞了也要护着眼镜的动作,如何不明白问题就是出在这个眼镜上。
啧啧称奇声不断,都堵住诸葛亮和回去办公的路了。
没办法,在同事起哄下,诸葛亮妥协了,“每人能看半刻钟。”
这些人挤挤轰轰,但是真的听说诸葛亮愿意给他们看了,又一个个有礼谦让起来。
最后决定按照官阶一一去看。
但是拿到手的第一个人就想耍赖,半刻钟到了,真的也不愿意摘下来。
他也是饱读诗书之辈,读多了,眼镜视力也大不如前了,如今这么清晰的世界呈现在眼前是少有的了。
在周围人抱怨中,诸葛亮也不急。“周尚书,这副眼镜可是按照我的视力配的,你现在是不是有些头疼。”
昨天,诸葛亮就已经从刘环口中知道了这些眼镜的原理,顺带知道了,视力高带视力低的眼镜头疼,视力低带视力高的眼镜眩晕。
自己勉强看还是能看到折子,这位周尚书可是几乎要趴到折子上才能看清了。
周尚书本来兴致勃勃地看着,被诸葛亮一说才恍然过来自己的头疼。
嘴里还挣这“什么你的我的,难不成你还在上面施了什么幻术不成。”
这位周尚书,为人古板,如今固执起来更是让诸葛亮头疼。
身边人见周尚书那副明显头疼不愿放下的样子,暗中嘀咕肯定是好东西,自己一定也要看看。
不由帮诸葛亮劝这位周尚书,“这可是陛下亲赐,如何能让你一人霸占。”
几人就伸手去拿,周尚书本就头疼,现在更是不敌,被人从手里拿走了。
不过有了周尚书这个插曲,后面一个个惊为天人但却不敢带太久。
诸葛亮废了半天功夫,才从这群人手里逃离。
最后都不得不撂下话,“想要,去找陛下赏赐,自己也就这一副。”
如此,麻烦转移到了远处本来拿着千里目看诸葛亮被群臣围着这场大戏的刘禅这里。
让每日拿着千里目观察远处的刘禅,原本的好心情都不在了。
这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皇帝库房也没有存货呀。
不得已跑到刘环所在的公主府,跟妹妹抱怨起来。
刘环撑着下巴,想了想,最近其实她是有在收集透明晶体的,就是收集难度大了些,不得已收集了些有颜色但是能看清的。
说道:“其实也不是不行,这个东西最主要的是度数的调配,根本就不是什么水晶。若是他们不介意,彩色也是能做成的,肯定没有透明清晰罢了。”
“哎,真的吗,那你快让人给周尚书几人做几个。他们一群老臣,我都奈何不了。”说着无奈的摇摇头。
听到刘禅的苦恼,刘环当然要给他解决呀。
但是等到公主府派人给周尚书几人配好眼镜,这一个多月过去了,消息也传出去了,眼镜也风靡了整个京都。
好多家夫人小姐找刘环赴宴,最后话题转来转去,都是一个意思,能不能帮自家的老太爷配副眼镜。
有些能不理,但是到最后,柳夫人都来问了。
刘环眼见自己长公主府马上要改名有眼镜的那个府了,给刘禅喊来,两人商议了一番。
紫鸢终于等来了长公主交代的工作,在京城开家眼镜铺子。
紫鸢如何能不应,欢欣鼓舞地就开始筹备,很快店铺就开业了。
每幅五两。
这可不是刘环心黑,这些用来打首饰的东西本来就贵。
但是店里来人还是很多,经常供不应求。
没办法,自己自带镜片的可以优先。
一时有条件人家的公子人人以脸上有幅眼镜为荣。
由此引发了很多做镜框的店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