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死讯
只听樊先生娓娓道来,
“金太后原出身书香门第,可惜她幼年时父母死于战乱,她自己也流落街头。好运被时任刺史的吴大人她买回家,成为吴家小姐的贴身丫鬟。金太后聪明伶俐,同吴小姐一起长大,二人情同姐妹。吴小姐及笄后,大将军徐良为儿子聘娶,金太后作为陪嫁丫鬟,自然一起跟去了徐家。”
不想她们吴越国的开国皇后竟也是丫鬟出身,小丫鬟们都听得入了迷,腊梅不迭追问,“后来呢?”
樊先生咂了口茶,“成婚多年,那吴小姐也没能为丈夫生下个一儿半女的,与丈夫商议后,便将金太后开了脸,做了通房丫鬟。金太后肚子也争气,第二年便生下一子。”
“后来的事你们也都知道了,天下风云突变,金太后的夫君趁机起势,建立吴越国,而此时吴小姐早已因病去世多年。”
“先皇并未另娶高门,因着金太后上孝公婆、下抚子女,更是将内宅打理得极为妥帖,从不叫先皇操心,先皇因而将金太后扶正,她与先皇算是恩爱了一生。”
说到这里,便是连樊先生也忍不住发出一声羡慕的赞叹。
听完这段传奇故事,小丫鬟们像是炸开了锅。
就连素日稳住的芷兰也忍不住开口,
“金太后还真是幸运,虽说幼年父母双亡,但她先是被卖到一户好人家,主子善待,后又得了主母看重,夫君喜爱,生下长子,”
她两眼放光,显然十分向往,“这可不是谁都能有的好命。”
兰亭却不赞同,先皇也勉强能算一代雄主,可到了晚年也免不了犯糊涂,由于服实丹药,他常常发怒,多亏有金太后在旁劝解才使得很多大臣、宫人幸免一死。
固然幸运是成就金太后的重要因素,可若非金太后本身聪慧过人,审时度势,再加上人品厚重,就是这天大的福气砸到她身上,她也接不住。
“光有好运怎么行?”果然就见樊先生放下茶盏笑了笑,“难道金太后在做丫鬟的时候还能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母仪天下的一国之母?可若她因此就妄自薄菲,放弃修身修德,哪里会有后面的造化?”
今日给一屋子的小丫鬟说书,樊先生本就有鼓励众人的意思,此刻倒也将话说得通透,可兰亭却暗自摇头。
镇海侯府的水本来就浑,今日再听了金太后的往事,这些丫鬟们说不得就萌生出更大的野心和斗志来。
后面的事情证明,兰亭的担忧不无道理。
只是此时的小丫鬟们或多或少都沉浸在金太后的传奇带来的冲击中,就连后面樊先生又讲了几个精彩的故事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进去。
无论是主子还是下人,镇海侯府的这个新年都算是过得其乐融融。
就在兰亭以为这次的风波就此过去了的时候,十六这日,世子林人明忽然被人血淋淋地抬了回来。
刚出了年,皇上便一时兴起,点了几十位朝中重臣一同去皇家猎场围猎,身为镇海侯府世子,林仁明自然也在随同之列。
黑熊受惊发怒直奔圣驾而去,林仁明为救驾而亡。
文氏当场就晕了过去,老侯爷也再次吐血,老夫人何氏也被吓病了。
侯府很快挂起了白帆,侯府上下也再次陷入极大的恐慌之中。
而听说了这个消息,兰亭一颗心砰砰直跳。
皇上年老体衰,再不复年轻时候,因此林场里的那些猎物,都是下面的人放进去的,为的就是能博皇上欢心。
既然如此,为确保万无一失,猎物多是温顺的野兔、花鹿一类,连山猪也不会多见,又怎么会混进去一头发怒的黑熊?
“那熊发疯的也太巧合了些。”兰亭口中喃喃。
侯府出了这么大的事,三个最重要的主子都倒下,林家二爷林仁照匆匆从城外大营中赶回,主持兄长的丧仪。
宫中的旨意下来,因林仁明救驾有功,追封正二品太子少傅,其妻文氏淑德夫人,可谓是死后哀荣。
因此这会儿侯府能走的主子都在前面接驾,只留了兰亭这些小丫鬟看着灵堂旁边的棚子,兰亭不由再次猜测起林仁明的死因。
前世这个时候,她才被堂叔送入张家冲喜。
她因为逃婚的事被堂叔关了柴房,又冻又饿晕死过去,却被堂姐污蔑装晕,大冬日里被生生泼了一盆冰水。
兰亭被送进张家的当晚就发起高热,只等便宜丈夫一咽气,便连她也一起钉进棺材里。
或许是命不该绝,她那个从假山上摔下来的傻子丈夫竟没死成,兰亭也被当成是福星,被张家上下供了起来。
只可惜,因着那一盆冰水,兰亭还是浑浑噩噩病了一个多月。
病好后,婆母发现傻子丈夫没有行房的能力,不能替夫家延续香火的兰亭再次失去利用价值,在张家的日子过得连稍微体面的奴仆都不如。
为了活命,曾经胆小懦弱的兰亭不得不变得凶狠,与张家人厮杀。
还好最终胜利的人是兰亭,在公婆去世后,她彻底成为张家掌家人,手握张家将生意一步步做大,终成广陵首富。
若是按时间算,此时正是兰亭被送入张家冲喜过的最艰难之时,自然不知道远在金陵发生的这一切。
等到她掌握张家,开始调查姐姐被拐之事,已经是许多年后,那时镇海侯府的世子爷和老侯爷都以相继离世,承袭爵位的是二爷林仁照。
事情过去多年,兰亭自然不会将调查的重点放在早已过世的林世子身上。
再加上林仁明自出生就带有弱症,外面一直有他活不过三十的传言,因此兰亭只当镇海侯府的这位前世子是因病去世。
可是现在……
兰亭并不清楚前世林仁明是否也是因救驾而亡,若不是,想起那日她因谢洵送来邸报,改变了直接向林仁明告发谢洵的主意,只另想了别的法子向林仁明示警。
难道是太过隐蔽,对方并没有领会到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