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牡丹记 一

“老黄他们一定常常来这里放驴子。这群野驴子!到处都是臭烘烘的驴粪,树干也被它们蹭痒擦得不像样子,妮妮你小心脚下的驴粪蛋蛋!”上官星雨掩着鼻,话音刚落,李离就像脚被针扎一般跳了起来。袁安将掉到地上的棋盘立好,靠到旁边的松树上。岭上积雪薄弱,薄雪之下的松针却有一尺多厚,不知积了多少年,也许以后路过的神仙,想下棋打个尖,会用得上这张棋盘吧。

吴耕老练地捡来被风雪弄断的粗大松枝,五六根合在一起,夹上干燥的松脂,用林间的枯藤条扎成三尺余长的火把,一共四支,又取怀中火石打火点着,分发诸人。在他们的正前方,明月松影里,山岭张开的小口,幽光隐隐,引领着他们的棋盘“飞毯”升空的玉玦,落在洞口的积雪上,如同一枚凝固的火苗,明亮而温暖,静静地躺在那里,妥妥为他们指路。上官星雨上前拾起玉玦,穿好挂在脖子下,第一个举着火把踏入山洞,接下来是袁安、李离、吴耕各举一支火把,四个少年鱼贯而入,走进山腹。火把火光径尺,映红他们的脸,松油滋滋,散发出奇异的香气。松月积雪之光,如石上清泉,挂在他们身后。

山洞左旋,一人余高,不宽不窄,坡度也和缓,四壁绯红色的石头光滑平整,冰凉如镜,可证眼前并非天然洞穴,而是人力所为。李离走在上官星雨后面,摸着石壁,若有所思地说:“这个山洞是有人用一斧一凿慢慢凿出来的,前面或许会有机关,但既是人力所为,长短总归有限,少则半里,多则一二里路,大家小心在意,不堕机关,多半很快就到出口了。”洞中温暖如春,几个人夜饭吃饱了馒头驴肉,又先后认识万花谷中宇晴、子虚、乌有等接引高人,明白机缘凑巧,已被东方宇轩谷主选中入谷,心中自然是信心百倍,觉得举着火把,朝前再走数十几步,拐几个弯,推开一扇门,多半就会步出山洞,洞外就是下到万花谷的历历台阶。

然而一步又一步,一个弯又一个弯,山洞仿佛无穷无尽,洞腹没有变宽,也没有变窄,四壁依旧是光滑的刀劈斧削过的绯石。如果不是熊熊燃烧的火把在一点一点变短,说明时间在流逝,一定会有“鬼打墙”一般的感觉吧。“看样子,我们只能用一根火把了。”袁安说,他让李离、吴耕灭掉了手中的火把,只留下上官星雨一个人举火在前面照着路。

“星雨你有一点怕,对不对,怕就说出来。”李离在后面问。

“嗯。”上官星雨回答。

“唱一首歌?”李离提议。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男人在燕北的冰原抛洒热血,女人在温柔乡里孤单终老,这是她名闻天下的祖姑婆写的诗,在教坊里谱成曲子,在长安的时候,谁没听过呢?上官星雨小心翼翼地唱,她有着天籁一般的好嗓子,李离听着,不由得上前一步,将她空出来的左手拉起来。这个可怜的姑娘,她的姓氏,会给她带来才华天分,也会带来血光剑影吧,谁知道,她在逃出长安之前,经受过多少孤单与恐惧。她歌声甫歇,余音缠绕在山洞里,久久不散,等最后一丝歌声消失掉的时候,她手中的火把也烧到了尽头,李离赶紧松开她的手,将自己灭掉的火把又重新点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