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最后一击
事实上,如果单单从战争的强度来说,与第三蛮夷的战争实际上还不如和蛮夷帝国的战争更加激烈,至少当时蛮夷帝国的科技要比大汉帝国稍微先进一些,双方的战斗实力几乎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来说,大汉帝国的实力还要稍微比蛮夷帝国要弱上一些。
如果不是因为玩家的各种buff加成,和蛮夷帝国的战争胜负还是两说。
而如今,经过休整之后的大汉帝国科技比和蛮夷帝国时的科技水平要高上很多,火枪和火炮已经更新换代了几次,所以第三蛮夷的士兵在面对大汉帝国的士兵的时候根本没有太多抵抗的能力。
第三蛮夷的军队虽然数量众多,但在面对成建制的火枪编队时,还没有冲击到敌人面前就已经溃不成军,只有在巷战之中才可能通过复杂的地形对大汉帝国士兵造成一定的损失,而这种攻击后来大汉帝国士兵的报复,整座城市在战争后残破不堪。
而此时从世界各地赶回来支援的舰队,在大汉帝国的蒸汽舰队面前根本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即使凭借着BUFF加成的强大制造能力不断的补充着舰队,但在海权上,大汉帝国一直占据着极大的优势。
当第1批远征的视频在第三蛮夷的领土中占领出数座城市之后,从大汉帝国境内源源不断的赶来着大量的士兵,面对着如此强大的敌人,第三蛮夷只能通过动员所有居民组建大量的军队来苦苦抵抗。
但在正面战场上,即使第三蛮夷的士兵数量比大汉帝国的士兵数量多出数倍甚至数十倍,但根本难以对大汉帝国造成严重的伤害,反而是通过地形和城市不断在后方进行骚扰的游击队对大汉帝国造成的伤害更大。
而着急着快速拿下第三蛮夷的大汉帝国不惜在国内和附庸国内大量的组建新的军队,并将其投入至第三蛮夷的战争之中。
没有抵抗的第三蛮夷选择了派出使者,表示愿意承认战败,但却无法接受将整个第三蛮夷灭亡,境内人口全部转移到其他大陆的条约。
所以战争只能继续下去,而也没打算长期占领的大汉帝国,根本不管善后的事情,面对不抵抗的敌人,大汉士兵并没有过多的为难,全部直接通过舰队运送到蓬莱洲进行大建设,补充因为扩军而带来劳动力损失的代价,这些俘虏可没有什么优待,除了仅能够吃饱的食物之外,几乎整天都在进行着工作。
而对于抵抗的敌人,下场是更为惨烈的,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大汉士兵甚至不惜通过炮击整座城市彻底摧毁整个城市的方式来快速的结束战斗。
可以说除了关键城市用来为大汉帝国士兵作为补给点外,其他不算重要的城市几乎都在战争中彻底被摧毁。
而与此同时,在所有玩家不要命的疯狂反击下,草原部落也几乎到了最后的尽头。
而草原部落也提出了投降的意向,这并未被玩家们接受,因为蛮夷帝国战败后两个蛮夷都接受到了不同程度buff的加强。
所以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萧何与玩家们共同商定两个蛮夷势力将会在统一时期彻底消灭。
虽然已经尽力在快速的结束战争,但这场战争的时间持续还是非常的久,并不是因为第三蛮夷的阻挡,而是因为整个第三蛮夷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即使整个大汉帝国都在全力的推进,进度也是非常的缓慢。
从大汉四年一月开始,战争在八月才算是正式到达尾声。
在这7个月中,整个大汉帝国所消耗的弹药和资源是一个巨量,如果将这些资源给其他任何一个玩家,都可以将这个玩家迅速推至整个玩家的上流阶层。
而在战争中,大汉帝国所获得的只有巨量的人力,整个第三蛮夷人口非常多,在经过buff加成之后,人口生育率更是直接飙升。
即使是在战争中死去无数,大汉帝国最终还是俘虏了将近超过三千四百万的人口,其中1000万劳动力被运往了蓬莱洲参与着蓬莱洲的大建设工程,对于这些俘虏,萧何可没有任何的怜悯,除了少得可怜,仅能够维持生存的食物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奖励。
相比于大汉帝国公民每天仅仅1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来说,这些俘虏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14个小时,并且其工作量都是非常的繁重,在数个月的时间内,1000万的劳动力死伤将近100多万,并且爆发了数次反抗,但在火枪和火炮的士兵面前除了丢下大量的尸体之外没有任何的用处。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其成果也是非常巨大的,整个蓬莱洲大量的城市被建设起来,一条条铁路连通着每一座城市,大量的工厂和农田遍布着整个蓬莱洲,无数的资源被开采出来。
而实际上萧何并不是非常愿意这样做,毕竟对于萧何来说这些NPC在未来等到人类全部进入纪元之中后,和人类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或者说自己等人也将变成NPC。
但根据索菲亚所带来的情报,等到所有人类彻底的进入游戏之后,玩家的各种优势将会逐渐的被消减,而各种建设和制造也是最开始发生变化的,可以说,现在凭借着强大的buff加成,大汉帝国见到一座新城所需要的时间甚至不会超过三个月。
但当buff加成消失掉之后,一座新城建造所需要的时间甚至需要数年的时间,所以在那到来之前,萧何必须用尽全力来最大化使用自己所拥有的buff加成。
而除了基础建设之外,火枪大炮和战舰的制造业代疯狂的制造中,每一天都有着战舰下水试航。
要在这紧迫的追赶下,最终时刻终于到来,8月1日,人类联盟和大汉帝国同时对残余的蛮夷势力进行了最后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