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高调的顾家兄弟
“好在南木去接你们了,不然你们来,不然吃的都被南木偷吃光了。”
顾南木跺跺脚,“你们别理我姐姐,她就爱调侃我,跟我到屋里,我给你们看看我的新文具。”
小红局促的跟着顾南木到了屋里,大强则是一撸袖子就到了后厨,帮苏若干活。
他比同龄人还要瘦弱的身子格外的有劲,打水劈柴,利落的让人心疼。
苏若嗔怪。
“过年都是大人忙,你去和南枝他们去玩。”
大强摇头,“我不玩,我帮姐和婶子干活。”
他的话很少,闷头干活,直到最后才有些踌躇的和顾南枝开口。
“南枝姐,我听说你开了个百货公司,能让我去帮工吗?我只要别人一半工资就行,我能吃苦,什么都能干,我想攒点钱,让我妹妹去上学。”
看见到大强,顾南枝觉得好像看见之前的自己。
“你应该先上学,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大强扣着手指龟裂的地方,他像是感受不到疼痛。
“我爸妈没了,奶奶没了,只有我能供小红。”
顾南枝心头一酸,“这样吧,我可以借给你学费和生活费,你带着妹妹去上学,放假了可以来我公司打工,偿还学费,这样怎么样?”
大强猛地抬起头,他已经做好了被顾南枝拒绝的准备,毕竟非亲非故,人家凭什么帮他。
大强鼻子一酸,对着顾南枝一鞠躬。
“谢谢姐,你就是我的恩人,以后我一定回报你。”
“那我可不和你客气,这句话我记住了。”
顾南枝把手里的盘子递给大强,“去,把菜端到桌子上。”
“好嘞。”
大强双手稳稳地端着盘子,盘子放在桌子,咔哒一声闷响,他好像想到了什么,又颠颠地跑回去。
“姐,我刚才在院子里砍柴的时候,好像看见顾二山和顾三山了,他们还穿着西装,寒冬腊月了,也不嫌冷。”
顾南枝心一跳,总觉得这个年过得可能不那么安生。
“不管他们,咱们自己过好年就行。”
顾南枝不想搭理,偏偏那些人高调的很。
顾二山顾三山穿着西装在村子里面转悠,别管看见谁都大声打招呼。
“你们还敢回来,之前还欠我两块五的黄鳝钱。”
顾二山一脸无所谓,“不就是两块五吗?给你三块,不用找了。”
村中人都闻讯前来,顾家两兄弟大方的很,谁来都给钱,还不少给。
顾老太就站在两人身边,高傲地抬起头,用鼻孔对着来人。
“我儿子现在出息了,我看之前谁说他们不是啥好人来?”
村民排队领了之前的黄鳝钱,钱实打实落在自己手里,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
“二哥三哥豪气啊,我之前就觉得你们两个能有大出息。”
“二哥三哥在哪发财啊,带上我们呗。”
两人抽着烟,嘚嘚瑟瑟,还是黄霞和宋秀琴站在家门口叫了一声,两人这才折返回家。
顾二山有些不乐意,“你叫我做啥,做咱们这行的,就要和人打好关系,不然谁上咱们这来卖血。”
宋秀琴蹙眉揽着自己快二百斤的儿子,“大过年的还弄什么生意,家里脏死了,什么吃的也没有,也不知道大哥怎么伺候妈的。”
原本顾老太被儿媳打断了在人前炫耀的机会,脸上还有些不乐意,听见宋秀琴这么说,心里也舒坦了不少。
她抹了抹眼泪。
“还好老二老三你们回来了,你们不知道,你大哥这一年都没让我吃饱过,天天稀饭红苕,一点油星都见不到,他还天天躺在炕上,等着我伺候他。”
“啥!”顾三山不放过表现孝顺的机会,“我大哥咋能这样呢,媳妇,去给妈沏点麦乳精。”
黄霞翻了个白眼,不情不愿的动手,一转身就看见顾大山扶着门框,虚弱地站在门口。
她一点没有说坏话被人抓包的模样,颐指气使。
“正好大哥闲着呢,让大哥去吧。”
“你这个娘们!”
顾三山指着黄霞,被顾老太拉住,“老三媳妇说的对,你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让你大哥去,反正他净在家过好日子了。”
顾大山心中不是滋味,也不能违抗自己老娘,到院子里去抱柴火烧水。
弯腰站起身的那么一会儿的功夫,就觉得眼前一阵发白,扶住围栏,过了一阵子才缓过来。
快过年了,村子里热闹的很,路过的人没注意到他,和身旁的人说。
“听说苏若和他男人离婚了,正好我死了老婆,干脆我娶她算了。”
旁边人哼笑一声,“你是看上她那张脸了,还是看上她的钱了,人家现在和之前可不一样了,不一定能看上你。”
男人不乐意,“凭啥看不上,我还不嫌弃她跟过其他男人呢。”
顾大山握紧拳头,在他的观念了,苏若只是和他闹别扭暂时离开了,一天是他的女人,一辈子都是他的女人。
离婚什么的根本没用。
现在苏若就是不守妇道,背着他到处勾引人。
怪不得!
怪不得当初要和他分开!
原来她和妈说的一样,就是一个不守妇道的狐狸精!
顾大山越想越气,一把扔了手里的柴火,大步流星的向顾南枝家走过去。
黄霞听见动静探出头,高声。
“大哥,你干啥去!”
水还没烧开,真是烦人。
顾大山瓮声瓮气,“苏若给我戴绿帽子,我要去打死她。”
听见提起苏若,黄霞和宋秀琴交换了个眼神,都走出屋劝。
“大哥,你别听别人瞎说。”
“大过年的千万别动气,让妈好好过一个年,什么事年后再说。”
两人的举动十分反常,顾大山想要一把挥开两个人,无奈身上没有力气。
宋秀琴拽着顾大山一个胳膊,对着屋里喊了一声。
“顾二山,带大哥回去!”
顾二山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找到一副牌,正要出门和人玩牌,闻言有些不耐烦。
“他愿意干啥就干啥去,管那么多干啥。”
宋秀琴也不能明说,只能隐晦提示。
“他听有人说大嫂子不守妇道,大哥要去找大嫂子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