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落梅横笛已三更(1)

转过年,就到了康熙六十年。

正月,皇帝以御极六十年,遣皇四子胤禛、皇十二子胤祹、世子弘晟祭永陵、福陵、昭陵。

待他们回来,没等歇一歇,皇帝一道旨意,又命皇四子胤禛代祭太庙。

三月,因为会试中没有中第的举子们认为判卷不公而闹事,也是胤禛奉命带人前去复查试卷的,忙得马不停蹄。

就在胤禛四处奔波忙碌的时候,朝中大臣也没闲着。

大约是实在受不了这种举棋不定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学士王掞先密疏复储,被皇帝驳回后,又有御史陶彝等十三人疏请建储。

皇帝为此发了一场脾气,王掞、陶彝等被治罪,遣往军前效力。随后先带着荣妃到胤祉的熙春园住了几天,接着又带着我到胤禛的圆明园住了一阵。

圆明园里的日子过得舒心惬意,不需要理会后宫里的杂事,王府的事务自有新兰和嘉宁料理,大多数时候,我都惬意的闲着,看皇帝和孙子们互动。

满人历来讲究抱孙不抱子,别看皇帝在儿子们跟前威严庄重,对孙子却是疼爱得不得了,要星星不给月亮的。

弘时已经十七岁了,被派到兵部去历练,大多数时候都不在家。

弘历和弘昼十岁了,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在皇帝面前也不拘束,一会儿背段书,一会儿打套拳,有模有样。

特别是弘历,那孩子浓眉大眼,皮肤白净,生就一副聪明相,口齿又伶俐,颇得皇帝的欢心,只暂他像自己。

弘昼虽然与弘历同岁,却天真许多,连个头都矮了几分,长得胖嘟嘟的,打眼一看,倒像个六七岁的娃娃。那孩子总爱跟在弘历身后,背书习武都只能算是马马虎虎。好在弘历喜欢这个弟弟,倒很护着他。

这天,我坐在廊下的躺椅中,一边享受着阴凉,一边看皇帝在院子里指导弘历射箭。弘昼站在一边啃着果子看热闹,时不时叫声好,却完全没有参与意识。

任谁都能看出来,弘昼那孩子,虽然资质一般,但好在也没有什么野心。对他来说,只要有好吃的,好玩的,能快快乐乐的生活,便很好。

在我看来,这是最好的结果。

胤禛的儿子目前只有弘时、弘历和弘昼三人,今后的接班人,大约也是在他们三人中选拔。

若说身份,三人是一样的,都是庶子。可弘历是纯满人的血统,又聪明伶俐,比起其他两人,便多了一份筹码。

弘昼这孩子,看来是不必担心的,和他生母耿氏一样,是与世无争的忠厚性子,将来想必也好相处。

弘时却是个麻烦。

半大的小子,却已经显出了急功近利的性子,觉得自己是雍亲王府最年长的阿哥,处处要强。

可世上的事情,哪里就能处处都如了他的意呢?一味要强,偏偏自己又没本事永远拔尖儿,每每受挫便给自己找借口,拿人家撒气,越发显得他气量狭小。跟他的生母李氏一样,心大却量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