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新编临床用药手册》第439页(796字)
【别名】 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HLG,Lymphocylic,Immossar,ALG。
【作用与用途】 以人淋巴细胞为免疫抗原,使马或兔等动物免疫,然后从免疫动物采血分离抗淋巴血清(ALS),再由ALS制得。为强免疫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在补体协助下对淋巴细胞产生溶解作用,封闭或部分封闭了抗原识别部位,从而阻止其发现靶细胞而产生免疫抑制作用。进入循环后即开始对淋巴细胞进行攻击,约6小时由循环中消除。临床用于抑制器官移植时的免疫排斥反应,也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重症肌无力等症。
【剂量与用法】 肌肉注射:马ALG每次4mg~20mg/kg,兔ALG每次0.5mg~1mg/kg,每日1次或隔日1次,14日为一疗程。静脉注射:马ALG每次7mg~20mg/kg,释于50ml~100ml生理盐水中,于4~6小时内滴完,再输入适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
【注意事项】 ①本品的分子量较大,主要停留在血液循环中,组织中浓度甚低,因而主要是对器官移植的急性排斥期有效,对体液免疫所致的超急性排斥无效。②肌注可引起局部疼痛、红肿、发热、荨麻疹等,甚至有过敏性休克。静注可致短时高热(38~40℃持续3小时)、偶有关节痛和气短。静滴也可见一过性体温升高、低血压、心率加快等,多在1~2小时内消退。一般兔ALG比马ALG的不良反应较小较轻。③过敏体质者禁用;有急性感染者慎用;长期使用本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可能因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被降低而增高肿瘤发病率。
【剂型与规格】 冻干粉针剂:含马或兔ALG,含量尚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