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氯噻嗪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新编临床用药手册》第613页(920字)

【别名】 双氢克尿噻,双氢氯消疾,双氢氯散疾,双氢氯噻嗪。

【作用与用途】 主要抑制髓袢升支皮质部对钠和氯的再吸收,促进肾脏对氯化钠的排泄而产生利尿作用。同时有较多的钠运至远曲小管与钾交换而致钾明显的丢失,故长期应用可致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和低血钾性碱血症。此外还有微弱的抑制碳酸酐酶的作用,因此尿中重碳酸盐丢失不明显。本品用于各种水肿。

【剂量与用法】 口服:对于水肿,25mg~75mg/日,需要时可加到每日100mg,分两次服。隔日或每周1~2次服用,至恢复原体重后,可减至维持量。对于心脏水肿,开始时每日可用较小量(12.5mg~25mg)以免由于盐及水分排泄过快而引起循环障碍或其他症状;同时注意调整洋地黄的剂量,以免由于钾的丢失而导致洋地黄中毒。对于肝硬变,最好与安体舒通合用,以防引起血钾过低。对于高血压,多与其他降压药合用,可减少其用量,从而减轻其副作用。开始时每日50mg~75mg,早晚两次分服。1周后减为每日25mg~50mg的维持量。

【注意事项】 ①服用初期,应常检查血液内电解质含量,如发现电解质有失平衡的早期征象,如口干、衰弱、倦睡、肌痛、腱反射消失等,应停药或减量。②长期服用时,宜隔日或连续用药3~4日后间歇3~4日,不应过分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多食含钾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或服用钾盐(如:氯化钾,1g~2g/次)以防血钾过低。③停药时应逐渐减量,突然停药可能引起钠、氯及水的潴留。④少数病例服药后可能产生肠胃道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气胀以及皮疹、瘙痒症、风疹症、结晶尿、光敏性皮炎等,有时还可引起血中尿素、尿酸浓度增高,导致潜伏的痛风发作和血糖升高(可能与抑制胰岛素释放有关),少数病例曾发生急性胰腺炎、血小板减少症,个别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及肝内阻塞型黄疸而致死,故应加以注意。⑤肝肾功能减退者和痛风、糖尿病患者慎用。

【剂型与规格】 片剂:25mg/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