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图314)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687页(3433字)
图314 何首乌
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原植物系多年生缠绕草本,多为野生。商品中以河南、湖北等地所产者质量较佳。另外,有的地区习用萝摩科植物白首乌,因名称亦曰首乌而易与本品相混,实际与何首乌是两种药材,应分别名称使用。
【性状鉴别】
块根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长6~15cm,直径4~12cm。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凹凸不平,有不整齐的皱纹及纵沟,并有横长皮孔及细根痕,两端各有一明显的断痕,露出纤维状维管束。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药材多已切成纵横片,切面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
(二)切制
除去杂质,洗净,稍浸,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
(三)炮炙:制首乌。
1.黑豆制
(1)取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置非铁质的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或用蒸汽加热炖至汁液吸尽或取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置适宜的容器内,加热蒸至棕褐色时,取出,干燥。每100kg何首乌片(块),用黑豆10kg。
黑豆汁制法:取黑豆10kg,加水适量,约煮4小时,熬汁约15kg,豆渣再加水煮约3小时,熬汁约10kg,合并得黑豆汁约25kg。
(2)取生首乌片,蒸约6~8小时,焖1夜,取出;晒或烘至8成干,用黑豆汁拌匀,待汁吸尽后,再蒸约24小时,至内黑为度,烘干即得。每100kg何首乌片,用黑豆10kg。
黑豆汁制法:取黑豆10kg,加水煮约4小时,熬汁约15kg,豆渣再加水煮约3小时,熬汁约10kg,合并得黑豆汁25kg。
(3)取何首乌块。置非铁质的锅内,加黑豆及适量水同煮3~4小时,焖1夜,至外表黑色内部褐色,取出,去豆渣,晒半干,将余液拌入,润透,切厚片,干燥。每100kg何首乌块,用黑豆10kg。
2.黑豆、黄酒制
(1)取何首乌块倒入盆内,用黑豆汁与黄酒拌匀,置适宜容器内,密闭,坐水锅中,隔水炖至汁液吸尽,取出,晒干即得,每100kg何首乌,用黑豆10kg,黄酒25kg。
黑豆汁的制法:取黑豆10kg,加水煮约4小时,熬汁约15kg,豆渣再加水煮约3小时,熬汁约10kg,两次共熬汁约25kg。
(2)取何首乌块或片,先用黑豆汁拌匀,隔水加热,蒸8小时,焖8小时,至表面黑褐色时,取出,晾干。再用黄酒拌匀,蒸8小时,取出,晒干。每100kg何首乌片,用黑豆10kg,黄酒20kg。
黑豆汁制法:取黑豆10kg,加水适量,约煮4小时,熬汁约15kg。豆渣再加水煮约3小时,熬汁约10kg,合并得豆汁25kg。
3.蒸制
(1)将原只生干何首乌,除去杂质分档,浸12~24小时,洗净,捞出,大只劈开,中途淋水、浸透,置蒸笼内,每天蒸足8小时(以上气后升起)焖过夜,翌晨上下翻动1次,再蒸,如此反复蒸制4天,焖4夜,至内外都呈滋润黑色。取出,晒至半干,切薄片,将蒸时所得之原汁拌入,使之吸尽,干燥,筛去灰屑。
(2)取原药材,洗净,煮沸4~6小时,至中心呈粘性,晒半干,切去茎基及尾梢,反复晒至发硬,再浸4小时后,加水盖过药面,煮沸8小时,焖1夜,晒半干,再蒸8小时,焖15小时。再如前法操作1次。趁热切9~12mm方块,晒干。
4.黑豆、生姜制 取何首乌,加水浸泡48小时,切3cm方块,再泡48小时,煮沸20分钟,去水,加生姜(切片贴于锅底),黑豆煮4小时,去生姜,黑豆晒干。每10kg何首乌,用黑豆、生姜各1kg。
5.黑豆、甘草制 先将黑豆放在锅底,加甘草、何首乌及水,用大火煮12小时,至发黑红色为度,润1~2天,晾干,切3mm厚的片,晒干。每100kg何首乌,用黑豆12.5kg,甘草2kg。
6.酒制
(1)取何首乌片或块,用黄酒拌匀,润4~6小时,放笼屉内蒸6小时,取出稍晾再加入锅内汁水,候汁吸尽,捞起再蒸,以蒸黑为度,取出晒干或烘干。每500g何首乌,用黄酒60g。
(2)取何首乌加酒与水润透,切片,晾干。每10kg何首乌,用白酒2kg。
7.熟地制 取熟地汁加水稀释后,加入何首乌润透,蒸3~5小时,晾干,如此反复蒸,凉3~5次,晒干。每500g何首乌,用制熟地汁60g。
【性味归经功效】
生何首乌平、甘、苦;归心、肝、大肠经。制何首乌微温、甘、涩。归肝、肾经。生何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制何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
【应用】
1.肝肾不足、腰膝酸痛、遗精崩带、发白不华、头昏目眩、心悸失眠等证 制首乌能补血养肝,益精固肾。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遗精等证,常与枸杞子、当归、菟丝子等配伍。治疗血虚所致的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崩漏等症,常与当归、熟地黄、酸枣仁等配伍。
现代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而有精血不足者,与丹参、桑寄生等配伍,有一定疗效。
2.体虚久疟,肠燥便秘、痈疽、瘰疬等证 生何首乌有截疟、润肠、解毒之效。治疗体虚久疟、气血耗伤者,常与人参、当归等配伍;治疗肠燥便秘,常与当归、火麻仁等配伍;治疗疮疡痈疽,常与金银花、连翘等配伍;治疗瘰疬结核,常与夏枯草、土贝母、香附等配伍。
此外,对血燥生风、皮肤瘙痒、疱疹等证,本品与苦参、防风、荆芥配伍,亦可与艾叶煎汤外洗。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10~30g。
补益精血宜用制何首乌,截疟,润肠,解毒宜生何首乌。
【备注】
《本草纲目》:“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涩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鬓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
本品含蒽醌衍生物,主要为大黄酚、大黄素,其次是大黄酸、大黄素甲醚。此外,本品尚含卵磷脂等。本品能减轻动脉内膜的斑块形成和脂质沉积,从而可以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本品增强免疫功能,还有强壮神经,健脑益智作用及泻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