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陕西旅游出版社《中国行旅游手册山东行》第96页(2840字)

孔府位于曲阜市区中心。又名衍圣公府。是历代衍圣公的官署和孔子后裔直系子孙的住宅。历代封建帝王在不断加封孔子的同时,对其后代也不断封赐。西汉高祖封孔子九世孙为奉祀君。汉元帝封孔子十三世孙为关内侯。魏晋北朝又有宗圣侯、奉圣亭侯等封号。唐代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其三十五世孙也由侯爵升为文宣公,宋代始封孔子四十六世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徽宗时又封世袭衍圣公。此后子孙相继,延续三十二代,历时八百八十多年。唐朝以前,孔子嫡裔长支多住阙里,称“袭封宅”。宋仁宗宝元年间始建府第,改衍圣公府。明洪武十年(1377)敕命于故宅以东重建府第,令孔子五十六代孙孔希学在府内设置官署。整个府第占地240余亩,楼房厅堂463间,院落九进。主体建筑为三堂六厅,布局为三路:中路是中轴线,前为官衙,后为内宅。东路为家庙,西路为衍圣公读书、学礼、宴居吟咏之所,是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建筑群。孔府有明嘉靖十三年(1534)至1948年的档案。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千字之次序编目,内容包括袭封、宗族、属员、诉讼、租税、祠典、政事、财务、文书等类。已整理出九千余册,为世界上持续年代最久、范围最广、保存最完好的私家档案,孔府还收藏了大批历史文物,最着名的有“商周十器”,为乾隆皇帝所赐。又有元明清以来数以千计的衣冠、袍笏、刀剑、器皿等物,其中元代七梁冠为国内仅有。

开放时间:8∶00-17∶00

门票:10元

孔府大门

此门有蓝地金字巨型“圣府”二字匾额,大门两旁一幅金字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为乾隆时着名学者纪昀手书。大门正面4根黑漆大圆柱,6扇门原绘门神,1963年七十七代奉祀官孔德成结婚时,改刷黑漆大门,镶以红边,门上各有一凶猛的金色椒图铺首,门额上有12道莲瓣阀阅,象征家族显赫。门内西厢为赉奏厅,设六品赉奏官,专事京差;东厢专事“四路常催”,即催征粮草等事。

重光门

第二进院落正中的屏门,建筑独具风格。四根圆柱承托着彩绘绚丽的屋,前后缀有八个木雕倒垂的花蕾,名“垂花门”。明代皇帝朱厚熜颁“恩赐重光”匾额悬于门上,也称“重光门”。过去只有皇帝驾临、迎接“圣旨”或举行重大祭孔活动,才在礼炮声中打开此门,故又称“仪门”。此门又称“塞门”,按古制,只有天子、诸侯可进,孔子嫡裔位同邦君,故建此门。

大堂

穿过仪门的大堂,是当年衍圣公接读诏书,会见政府官员或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堂内有八宝暖阁,皮大圈椅,红漆公案上是文房四宝、公府大印、令旗、令箭、红绿签、戒尺、惊堂木等。两侧是衍圣公的仪杖,有金瓜、钺斧、朝天蹬、鬼头刀、八棱锤、如意钩、枪、枪、龙旗、虎旗、豹旗、八卦旗、伞、扇、锣、鼓及各种金地红字的官牌。大堂的东西两庑是六厅所在地,六厅是孔府的行政管理机构,东西各11间,灰瓦格楹,黑漆柱,枋椽皆彩绘,各厅分悬6块白地黑字正书匾额。东厢设知印厅、典籍厅、管勾厅。西厢有掌书厅、司乐厅、百户厅。百户厅设四品官,管勾厅设六品官,其余各设七品官,主管其事。各厅系仿王朝六部而设。

二堂是“衍圣公”宣示典章、礼仪,申饬族规家法的地方。三堂旧称退厅,为衍圣公处理家庭纠纷和讯奴仆的地方。

三堂之后是衍圣公的内宅,宅前有禁门,贴有“衍圣公”严禁外人擅入内宅的手谕,两旁竖着皇帝钦赐的雁翅镋、虎尾棍和金顶玉棍。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东、西堂楼,佛堂楼,以及布满奇花异草、配以凉亭曲桥的后花园等,是“衍圣公”及其眷属居住的地方。

前上房

这是内宅第一进院落的正厅,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场所。室内陈设豪华,东西明间满挂桂馥、翁方纲等人所书对联,还有慈禧太后手绘花卉图,画中一长颈敞口宝瓶,上插一枝叶繁茂的牡丹,瓶左下方有两株灵芝及一片瓦当,上刻“长生”二字,意为“富贵一品,长生灵异”,东面一间摆着清乾隆皇帝赐绘的荆根床、椅;桌上有同治皇帝颂赐孔府的圣旨及各种精致工艺品。最东间正中桌上摆设一套满汉餐具,共404件,能上196道菜。檐下的对联为:

“居家当思严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

处世尤宣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道出了这一千年公府之家的处世哲学。

堂楼

前上房之后有前后相续的二进院落,各有前后堂楼,前后东、西楼共6栋二层楼阁建筑,前后堂楼是孔府内宅的主楼,前堂楼曾是孔令贻妻妾居处。后堂楼是1936年孔德成与孙琪芳结婚的新房。前后东西楼各三大间,比前后堂楼稍低,为内眷至亲、女仆等所居。

慕恩堂

为供奉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妻于氏而修建的专祠。于氏系乾隆皇帝的女儿,乾隆帝想借与孔府联姻来加强满汉联合,因满汉不通婚,便先将女儿送给朝内二品官于敏中为义女,然后嫁到孔府。孔府后人为报答朝廷,建慕恩堂。

西学院

孔府西路上的西学院是衍圣公读书、吟诗、习礼的地方。自前而后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等厅、堂、轩、房70余间,前后9进院,两旁各有长廊相连,各室院迥不相同。红萼轩,为会客读书处,忠恕堂为一正方四合院,板壁上悬挂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手书《忠恕堂记》,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手书《近思录》等,是衍圣公学诗习礼处,现辟为孔子学术会堂。安怀堂名取自《论语·公冶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之意,为衍圣公会集宾朋僚属,燕居吟咏之处。南北花厅用以招待宾客。学屋是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童年读书的书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