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圈法
书籍:中国语言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江西教育出版社《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第231页(187字)
旧时用以标四声调类的方法。今仍沿用。如平声□,上声
□,去声□
,入声□
。每类再分阴阳时,阳调类可在半圈下加短横表示,即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入□
。调类在八个以上的可以斟酌补充。如广州话有上(阴)入、中(阴)入、阳入(下入)三个入声,调类符号如下:上(阴)入□
,中(阴)入□
,阳入(下入)□
。
上一篇:乐谱标调法
下一篇: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