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765页(256字)
春秋战国时郑国和韩国都城。
西周末,郑国迁都于此。韩哀侯二年(前375),韩灭郑,迁都于此。秦王政十七年(前230)灭韩后,即遭废弃。在今河南新郑县城周围,依双洎河及黄水河而筑,城垣残高15-18米。
分东西两城,西城为宫城,乃宫殿和官署集中之地,有窖穴和多眼水井。东城为郭城,有铸铁、铜器及制骨等手工业作坊遗址,并清理出熔铁炉和烘范窑,出土大批铁器和陶范等。
城内外还发现大量墓葬,出土一批春秋中晚期青铜器,习称新郑彝器。1964年后试掘。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