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
书籍:中华古文明史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第298页(203字)
传统游戏项目。
毽子又称鞬子、子、蹀
,由毽
、毽羽组成。毽
多为圆形铅、锡、铁片或铜钱,毽羽则用翎毛。源于古代的蹴鞠,南北朝时已盛行,少林寺僧曾以踢毽为练武辅助功。唐宋时成为风尚,踢时脚、膝、腹、头并用,基本动作有盘、磕、拐、蹦四种,花样繁多。
明清时踢毽技艺更高,《通俗编》载京城踢毽者“顶额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鞬子终日绕身不堕”。
上一篇:蹴鞠
下一篇:中华古文明史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