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托斯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方法大辞典》第773页(1612字)
【生卒】:1922—1974
【介绍】:
英籍匈牙利人。
1956年离匈赴英,加入英国籍,担任伦敦经济学院逻辑学教授。自60年代以来,从事科学哲学和数学哲学的研究。
主要着作有:《经验主义在最近数学哲学中的复兴》(1967)、《科学与伪科学》(1973)、《判决性实验在科学中的地位》(1974)、《证明和反驳:数学发现的逻辑》(1976)、《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1978)、《数学、科学与认识论》(1978)等。拉卡托斯以自己的一种新的科学哲学思想,即他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着称于西方科学哲学界,是当代一位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
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思想,即他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是在着名科学哲学家波普(Popper)的思想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他起先赞同波普的证伪主义,认为波普的思想体现了20世纪哲学的最重要的发展成果。正是波普哲学改变了他的哲学观,为他提供了一个真正的研究纲领。但与其说拉卡托斯非常推崇波普的哲学,倒不如说他更尊重的是批判精神。
在拉卡托斯看来,批判精神就是科学精神,所以他对波普思想的批判也极为严厉。从1967年至1974年逝世,他对波普的证伪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批评,认为不论“独断证伪主义”,还是“朴素证伪主义”,都是与可错论和科学的实际情形相冲突的,因而都不能合理地说明科学的进步。
在批判朴素证伪主义基础上,拉卡托斯提出了自己的精致证伪主义。精致证伪主义在对科学的基本单元的理解方面,在对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上,对证伪以及科学成长的模式的理解上,都与朴素证伪主义有了很大不同。
或者说有了很大进步。这主要表现在他对理论的分析和考察是动态的,在各种联系中考察理论的发展和变化;充分考虑了科学史上那些重大科学理论的显着韧性,不仅承认科学中有证伪,而且承认有确认和证实,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把证伪主义和库恩等人的“历史主义”结合起来了。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是拉卡托斯科学哲学的中心思想和最高成就,是他的精致证伪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拉卡托斯认为,理论系列才是科学的最基本的单元,才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评价科学进步的基本单位。
他把这种作为科学基本单元的理论系列叫做科学研究纲领。一个研究纲领必须具备下列三个特征:它有一个公有的硬核,有一保护硬核的辅助保护带,以及指导纲领未来发展的启发法。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结构,一个理论系列才能构成一个研究纲领,它的各个成员才能被明显的连续性联系在一起。这里,科学研究纲领的硬核就是指一个科学理论的最基本的理论公设或公理。
例如,牛顿纲领的硬核就是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由于纲领的硬核是一个在时空上普遍有效的一般理论,因此,它既是无法证实的,也是“无法反驳的”。
而纲领的辅助保护带则是指一个科学理论中那些用来保护硬核的辅助性假设和初始条件。当理论在检验中受到反常现象或否定事件的冲击时,科学家总是通过修改、更换这些辅助性假说,来保护理论纲领的硬核,使纲领免遭反驳或证伪。
硬核和保护带之所以能够构成一个严谨的研究纲领,关键在于纲领有启发法。拉卡托斯认为研究纲领由两类启发法规则组成:一类规则告诉我们要避免哪些研究道路,可称之为消极启发法,另一类规则告诉我们要遵循哪些研究道路,可称之为积极启发法。成熟科学就在于它有着强大的启发法,正是这种启发法产生了严密的研究纲领。
拉卡托斯用他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解释科学合理性问题,也是科学知识如何增长的问题。
他认为,一部科学史就是相互竞争的纲领的斗争史,科学革命就是进步的研究纲领胜过并进而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对研究纲领的进步标准、退化标准、进步纲领取代退化纲领的标准等问题,拉卡托斯都作了详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