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新编成语词典》第226页(339字)
[结构] 动宾式。
[释义] 掩盖动乱的社会现实,装饰出太平景象。粉饰:装饰。
[出处] 《公羊传·定公六年》:“二名非礼也。”后汉·何休注:“春秋定、哀之间,文致太平。”宋·蔡条《铁围山丛谈》:“当是时,方粉饰太平,务复古礼制。”
[功能、例句] ①作谓语。
郭沫若《贾长沙痛哭》:“中国人在内部自相残杀,而一些朝中的大官也在努力粉饰太平。”②作定语。闻一多《可怕的冷静》:“因为他们是灾荒中生长的,而灾荒养成了他们的麻木,有着粉饰太平的职责的人们是可原谅的,因为他们也有理由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