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新编成语词典》第414页(403字)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开辟水源,节约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功能、例句] ①作宾语。
柯劭忞《清史稿·英和传》:“理财之道,不外开源节流。”②作分句。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五八首:“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经纪之道不过如此。”
[附条] “节流开源”。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
[同义] 生财有道 量入为出 厉行节约
[反义] 入不敷出 铺张浪费 坐吃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