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农业大词典

借贷记账法

书籍:农业大词典 更新时间:2018-12-09 08:32:18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大词典》第817页(421字)

会计核算中,以借、贷作为记账方向的符号,表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增减变动的一种记账方法。

借、贷两字最早出现于中世纪意大利的银行簿记,原意是反映人欠和欠人的债权债务。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巴舒里(L.Pacioli)在所着《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中详细介绍了借贷记账法,以后传入英、美、日本,20世纪初传入中国。借贷记账法一般用于复式记账。

账户分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两大类,也可以设置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双重性质的账户。

账户的左方为借,右方为贷。资金占用(或资产、费用)类账户的借方反映增加,贷方反映减少;资金来源(或负债、收入)类账户的贷方反映增加,借方反映减少。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资金占用总额等于资金来源总额。记账规律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试算平衡公式是:各账户借方发生额之和等于各账户贷方发生额之和;各账户借方余额之和等于各账户贷方余额之和。现代会计中一般都采用复式的借贷记账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