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钩廓填

书籍:书法篆刻术语辞典 更新时间:2019-01-06 14:27:31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陕西人民出版社《书法篆刻术语辞典》第83页(403字)

简称“钩填”。

以透明或半透明的纸覆于原迹之上,先双钩其字之边,再逐笔填满,所谓“双钩其廓(边),墨填廓内”。古时以墨迹上石,必先朱钩,如复制其迹,则再墨填。宋姜夔《续书谱·临摹》云:“双钩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得肥瘦之本体。虽然,尤贵于瘦,使工人刻之,又从而刮治之,则瘦者亦变为肥矣。

或云双钩时须倒置之,则亦无容私意于其间。诚使下本明,上纸薄,倒钩何害?其下本晦,上纸厚,却须能书者为之,发其笔意可也。

夫锋芒圭角,字之精神,大抵双钩多失,此又须朱其背时,稍致意焉。”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跋米元章摹平章帖后》云:“右,米襄阳芾摹逸少《平章帖》,笔趣翩翩,固自佳。但肆笔搨放殊不填廓,非古也。昔人搨书,欲如水月镜象者,故郭填乃造微耳。

”明杨填《丹铅总录》云:“六朝人尚字学,摹临特盛。其曰廓填者,即今之双钩;曰影书者,如今之仿本也。

上一篇:双竹势 下一篇:书法篆刻术语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