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宋词三百首辞典

庆宫春

书籍:宋词三百首辞典 更新时间:2019-01-06 14:54:4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宋词三百首辞典》第316页(1216字)

【词题】:绍熙辛亥除夕(1),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2),尝赋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3)。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4)

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阙,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予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己也。

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

予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余解(5)。。【原文】: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6),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7),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8)老子婆娑(9),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珰素袜(10)。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意译】:

日暮天寒,双桨荡开了漂浮着莼菜的水面,松风吹来了稀疏的雨点,时而打在蓑衣上。

暮霭渐渐笼罩了水天空阔的湖面,使我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愁绪。湖面上翻飞的鸥鸟仿佛与我有盟约似的,向我不断打招呼,它们轻舒欢快,像要落在我的身边,与我共语,忽然间又背人转向,掠过树梢而去。

五年前我除夕夜归家,一叶孤舟漂荡于云雪之间,那时的情景宛然在目。

旧地重游,重叠蜿蜒的远山隐隐约约,有如美人的眉毛,在苍茫的暮色中只见低低压下的一线黛痕,令人伤感无限。

香山旁的采香径里春寒料峭,老夫我对着山川婆娑起舞,引吭高歌,可是采香的美人不知何去,又会有谁与我应答?小舟御风驾云般飘然东行,西望渐渐远去的垂虹桥,我逸兴遄飞,平生隐迹江湖之心,难以遏止。待我从酒醉中醒来,水波渺邈,不禁凝神默想起往昔采香径里那些佩着明亮的耳珰、穿着洁美素袜的佳丽们,如今又在什么地方?一切都是过眼云烟,陪伴着人们霎那间美梦的,只剩下垂虹桥上的栏杆。

。【点评】:

绍熙二年辛亥(公元1191年),姜夔从合肥归湖州,中途到苏州拜访范成大,赏雪观梅,写成《暗香》、《疏影》两首自度曲,范对之激赏,赠以家妓小红。

除夕夜,姜夔带小红乘船回家,沿途作成《除夜自石湖归苕溪》绝句十首,这段往事使词人终生难以忘怀。五年后,即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冬,作者和其他三位友人自浙江武康赴江苏无锡,再过吴松江垂虹桥,又遇寒夜清幽之境,四人对景微吟,各成诗词五十首,这首《庆宫春》词,即为追念旧事之作。据词序所说,这首词竟是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才改定,可见姜夔锤炼词语之认真。词中虽有具体的人事背景和浓厚的伤逝之情,但作者只是于一路的景物描写中自然带出,给人以清幽开阔、飘逸蕴藉的意境。

上一篇:踏莎行 下一篇:宋词三百首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