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雪救苦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三册》第112页(888字)

【方源】《良方合璧》卷上。

【组成】水安息 廉珠粉 真血珀 鹅管 钟乳各三钱 真西黄 梅片脑 当门子各三分 苏合油二两 制川朴 寒水石 川黄连(水炒)各一两 白螺蛳壳一钱 柴胡 淡豆豉 赤茯苓 辰砂片(水飞) 茅术 前胡 广藿香 大豆黄卷 防风 生白术 荆芥穗 白茯苓皮 秦艽 粗桂枝 生大黄 石膏(另研) 天花粉 江枳壳 麻黄(去节) 生甘草 苦桔梗 蒡子 土贝母 江枳实 赤芍药 大麦仁 小青皮 车前子 制半曲 连翘 六神曲 建神曲 广陈皮 木通 广木香 尖槟榔各八钱 大腹绒一两六钱(煎汤用)

【用法】除香料细药八味及腹绒外,其粗药用阴阳水浸拌一宿,明日晒干,共为极细末,后入细药,再同研和匀,乃将麝香、西牛黄、苏合油、水安息,外加六神曲四两,大腹绒汤打浆共捣和,加入炼白蜜一斤,糊为丸,每丸湿重一钱五分,晒干重一钱,再入石灰坛内矿燥,然后用蜡丸封固。每服一丸,用开水化药徐徐灌之,立刻回生,再进一丸即愈;或用荷叶三钱煎汤化服亦可;小儿闷痘,细叶菖蒲打汁开水冲化,服半丸;小儿时痧发不出,用西河柳五钱,煎汤化服一丸,如未透再进一丸,凡痧痘轻半丸,重一二丸;小儿急惊风,身热呕乳,惊悸抽搐,便青,用钩藤钩一钱,煎数沸去滓,量儿大小,化服半丸或一丸,作四次服之;月内赤子胎惊不乳,用药一丸,分作四块之一,研极细末,安在乳头上,与儿吃乳同下之;痰厥不省人事,用陈胆星五分,开水化服一丸;肝气厥逆,不省人事,用生石决明二两,煎汤化服一丸;伤寒时行温疫,寒热头痛,胸闷体痠,一二候,身热不解,神昏谵语,开水化服一丸,如身热不尽,再进一丸;痈疽发背,脑疽疔毒,一切无名肿毒,外用牛膝一两,捣汁调药半丸敷之,又用开水,或生甘草三钱,煎汤化服,大症一丸,轻者半丸,未成即消,己成即溃。

【主治】咽喉一切诸证,及烂喉丹痧,痰涎壅塞,口噤身热,命在倾刻者;并治小儿闷痘急惊及大人痰厥伤寒时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