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底我见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诗歌卷》第384页(693字)
初载于1020年3月25日《少年中国》第1卷第9期。文章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作者对新诗的观点。关于什么是新诗,他认为“新诗与旧诗相反,它“自由成章而没有一定的格律,切自然的音节而不必拘音韵,贵质朴而不讲雕琢,以白话入行而不尚典雅。新诗破除一切桎梏人性底陈套,只求其无悖诗底精神罢了。”文章阐述了新诗产生的原因:一是“因经济的关系而起的内的反应;二是因“中国人逐渐有了科学的脑筋,于是在诗里也不免要想得一些具体的观念”;三是辛亥革命后中国人的思想“染了一点自由”,同时英美“自由诗”输入中国,使中国留学生受了感化;四是“物穷则变”,诗体发展到这时只好如此变化;五是随人群思想的进化,必然产生新诗。关子新诗的要素,文章认为新形式说“有音乐的和刻绘的”两个方面,音乐的是指自然的音节,刻绘的是指具体的描写;就内容说“有情绪的和想象的两种意境”。文章对新诗提出八点意见:一是要打破旧诗的格律;二是新诗旧诗要从形式上区分;三是新诗要反对因袭摹拟;四是诗、词、曲及其创新各有领域,不容相混;五是新诗也可以唱;六是作诗要善于“养情”;七是“诗是‘为人生底艺术’和‘为艺术底艺术’调和而成的;八是“诗尽管是贵族的”,我们还是“要作平民的诗”。关于新诗如何创作的问题,作者主张先要“选意”、“布局”,然后“环境化”,就是把自己化入诗境或让诗境化入自己的想象;待写成之后,再通过反复地读发现毛病,加以修改。至于怎样作一个新诗人,文章认为除要注意人格修养外,还要有多方面的知识修养和艺术修养。总之,“诗是主情的文学”,所以作一个新诗人特别重要的是“感情底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