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八卷》第494页(236字)
亦作“[疏浚]”【1】清除淤塞或挖深河槽使水流通畅。
《清史稿·怡贤亲王允祥传》:“请将{沧州}{砖河}﹑{青县}{兴济河}故道疏濬﹐筑减水坝﹐以洩{卫河}之涨。”{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吾乡{镜湖}三百里爲人侵耕几尽……虽欲疏濬复其故﹐亦不可得。”{叶圣陶}《游了三个湖》:“首先要说的﹐{玄武湖}跟{西湖}都疏浚了。”《明史·陈瑄传》:“{济宁}以北﹐自{长沟}至{枣林}淤塞﹐计用十二万人疏濬﹐半月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