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夺获

书籍: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 更新时间:2019-01-06 14:43:31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第73页(1405字)

亦称“完全性心室夺获”。

指在干扰性房室脱节时,若窦性激动通过心房到达房室连接区时,适逢该区已脱离了不应期,因而窦性激动能下传至心室,使心室获得了窦性激动而发生除极,称为心室夺获。心电图特征:(1)夺获的QRS波群提前出现,其前有相关的窦性P波;(2)P-R间期应大于0.12s;(3)夺获的QRS波群为室上性。诊断心室夺获时须注意下列几点:(1)完全性心室夺获(心室夺获)是指窦性激动激发了整个双心室腔的一种心室夺获。

窦性激动早期侵入心室起搏点使其提前除极并重整了心室周期。

心室周期将由窦性激动到达心室起搏点的那一刻重新开始,这种影响将会导致心室周期缩小,即心室夺获前的周期变短,而心室夺获后的周期长度恰等于基本的异位性心室周期,故心室夺获前后的R-R间期之和小于2个连续的异位性周期之和。(2)心室夺获与不完全性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不同。不完全性心室夺获是指窦性激动仅激发部分双心室腔的一种干扰,即房室脱节时,窦性激动同时与异位性心室激动各自激动心室的一部分,两者在室内相互干扰而形成室性融合波。由于不完全性心室夺获的窦性激动仅仅激发心室的一部分,它不会侵入室性异位起搏点而使其发生节律重整。

(3)心室夺获也即窦性激动的传导包括下列情况:①正常的房室传导和正常的室内传导:心电图表现为其P-R间期和QRS波群在正常范围之内;②P-R间期延长:心电图表现为心室夺获搏动的P-R间期>0.20s,这是由于心室夺获的早期性,以至它在连接区还处在相对不应期的状态下到达,因而发生了连接区的相对性干扰所致;③心室夺获的QRS波群发生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电图表现为夺获搏动的QRS波群畸形(多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此系提前出现的心室夺获抵达心室时,恰逢心室处于相对不应期,因而发生了室内相对干扰所致;④隐匿性房室结传导:夺获性窦性心搏仅仅部分地穿透入房室结,而重组房室结周期,心电图上此时并不出现可见的夺获搏动,而是表现为连接性R-R间期的突然延长(详见“隐匿性房室结夺获”)。

心室夺获可以发生一次或多次,如恢复了窦性节律.一般不称为心室夺获。若逸搏之后连续形成夺获,可形成*逸搏—夺获二联律。此外,夺获的窦性搏动可显示原来窦性心律时的心电图变化,例如心肌梗死伴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时,若发生心室夺获,则夺获搏动的QRS波群可见异常Q波。

心室夺获伴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

(1)图示V1导联P波直立,为窦性P波,P-P间期为1,68~1.84s,表示速率为33~36次/min,长P-P与短P-P间期时间互差为0,16s,为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2)图中第1、3、4、6、7个QRS波群为室上性,与可传导到心室去的窦性心搏(第2个P-QRS-T)相同,且与P波无因果关系,R-R间期为1.48~1.64s,表示速率为37~41次/min,为连接性逸搏心律及连接性心律不齐。(3)速率较慢的窦性心律P波与速率较快的逸搏性心律QRS波群之间彼此分离,此系二种心律的激动在房室结内互相干扰所致。(4)第2、5、8个QRS波群提前出现,其前有相关的窦性P波,此为心室夺获。

第5、8个QRS波群宽大畸形为心室夺获伴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这是一例不完全干扰性窦连接脱节心电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