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复律器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第99页(859字)
亦称“心脏电除颤器”。
一种施行心脏电复律时所用的医疗仪器。分交流电复律器与直流电复律器两种。交流电复律在40年代即开始应用,1947年Beck等首次报告了用交流电对一例心脏外科手术病人进行除颤并获得成功。1956年Zoll等用交流电成功地在人体进行体外电除颤,但因交流电复律可致心肌受损,不够安全,苏联和美国的研究者于1956年开始了直流电转复的研究,并确立了电击复律的主要理论。
Lown高度评价了这些研究,认为在减低心肌损伤方面直流电优于交流电,效果更确切,并推荐使用直流电除颤器。1961年Lown首次报道用直流电转复室性心动过速,1962年首次报道直流电转复心房颤动成功。目前,直流电除颤和电复律已普遍被广泛应用,除颤仪器设备也愈来愈自动化,除了直流电同步和非同步体外电除颤外,又先后研究和开展了经静脉导管电极心脏内低能电除颤,到80年代又开始了植入式全自动复律——除颤器的研制,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直流电复律器是将几千伏的高电压持续存储在16~32μF大电容中,然后将电容所存储的电能,在几毫秒钟的时间内,经胸壁或直接向心脏放电,使颤动的心脏在瞬时间内全部激动,随后恢复正常的跳动。
电复律器由电极、蓄电池和放电、同步触发、心电示波、电源供应等几部分组成。
电极分体外和体内用两种,前者又分成人和儿童用两种。
放电部分与同步触发部分相结合,使电复律兼有同步和非同步性能。同步装置是利用病人心电图的R波来触发了触发器才放电。
使用非同步装置时,一按放电按钮,复律器可立即放电。心电示波专供观察病人心电图变化和检验复律器同步触发性能使用。电源为直流15V,由220V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后获得,再用高压变换器将其升高为直流7000V,然后经高压继电器向高压电容器充电。临床上使用体外电复律时,电功率最大用到400W·s。体内电复律时,电功率最大用到60W·S。同步电复律多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和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非同步电复律一般只用于心室颤动。参见“心脏电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