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并行心律

书籍: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 更新时间:2019-01-06 17:11:46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第439页(1055字)

最常见的一型并行心律。

心室内的异位起搏点与窦房结各自独立发出激动引起的双重心律称为室性并行心律。在室性并行心律中,除主导的窦性心律外,室性异位起搏点周围由于存在保护性传入阻滞,使室性节律以固定间期或固定间期的倍数规则地发放冲动,即使频率低于主导节律时仍能存在而不被除极。室性并行心律持续的时间不等,可只有数小时,也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又由于异位起搏点与周围心室肌之间存在传出阻滞,致使室性并行心律间歇出现。

心电图特征:(1)室性异位搏动与前一次心搏无固定的配对间期;(2)各异搏间期的最短距离相等或各异搏间期之间存在一个最大公约数;(3)可出现室性融合波。室性并行心律大多数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人,其中以缺血性心脏病最为多见,心肌炎次之。

临床检查与早搏难以区别,确切的诊断要靠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诊断室性并行心律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由于室性并行心律与室性早搏容易混淆,故心电图记录必须长,且要选择P波明显的导联记录,才便于阅读计算。(2)由于有传出阻滞及传人阻滞以及并行起搏点,可间歇地发出激动,加上主导心律对并行心律的电张调整作用等,可使室性并行心律不象经典定义所规定的那样典型,可使心电图诊断发生困难。(3)因室性并行心律是一个不能被打断的独立的自主节律,因此它的冲动必然会不时地落在竞争的窦性心律的T波上,但事实上很少“R落P”及“R落T”,很少引起猝死。(4)诊断时应和伴有不全性干扰性窦—室脱节的加速的室性逸搏心律相鉴别,两者的心电图表现及产生原理比较见下表:

室性并行心律

1一系列窦性P-QRS-T波的P-P时间为0.72s,频率为83次/min,为窦性心律。

2.室性并行心律证据:(1)频发室性早搏(R′4、11、16、21、23),其波形畸形,时间增宽,振幅较低,其前无P波,后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2)早搏的配对时间不固定,变化在0,44~0.66s。(3)早搏间时距为1.28~1.30s的倍数,其节律不受窦性激动的影响,故室性起搏点有传入阻滞,但有外出阻滞。

室性RR时间为1.28~1.30s,频率约46次/min,虚线箭头表示室性并行心律若无外出阻滞应该下传至心室的位置。(4)室性融合波:标为F的即为室性融合波,其波形介于窦性与室性QRS波群之间,R-R′时间也与附近窦性R-R时间相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