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3 更新时间:2019-03-08 07:37:50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3》第1742页(322字)

〔阕〕(què确) 本谓祭事已毕而闭门,引申为止息。

·小雅·节南山》:“君子如届,俾民心阕。”传:“届,极;阕,息。”郑玄笺:“届,至也;君子,斥在位者。如行至诚之道,则民鞠讻之心息。”乐终。《礼记·郊特牲》:“乐三阕,然后出迎牲。”孔颖达疏:“阕,止也;奏乐三遍,止,乃迎牲入杀之。”因谓乐曲一首为一阕。

《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尾,投足以歌八阕。”又词一首也叫一阕。

终了。周邦彦《浪淘沙慢》词:“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又旧谓三年之丧满为“服阕”。完尽。张协《七命》:“繁肴既阕,亦有寒羞。”空虚。

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陆德明释文引云:“阕,空也。室比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

分享到: